傳統習俗
一般按傳統的風俗,小人節祭拜時,大人們將供桌擺放在自家門前,在中間放上彩亭或彩轎(有的更簡單一點的,則是陳列七娘媽座),同時,在彩亭或彩轎前,點上香燭,擺上一壺老酒、七隻酒盅,在托盤上擺上香蕉、梨、桃子、葡萄、桂圓、青桔、紅棗、西瓜、荔枝、木耳、香菇等各色時鮮瓜果蔬菜,以及糖龜、豬肉、雞蛋、索麵、黃魚鯗、墨魚鯗、粽子、李子果脯、湯圓等祭品,多寡豐盛視家庭情況而定。在上了三炷香,叫小孩或代小孩許願後,然後將紙亭或彩轎等放在鐵鑊中燒掉,然後燃放爆竹、放上幾掛鞭炮慶祝,儀式才告結束。在焚燒前,孩子們經常爭先恐後扯下紙亭中的戲劇人物把玩。
注意事項
1歲和16歲這一年最隆重
過去人們過小人節,在1歲和16歲這一年要相對隆重一些,還要請親友來家裡喝酒,特別是16歲用滿金亭這一年的七月七,還要多做一些糯米水圓。
招待客人的酒宴也特別豐盛,如豬肉、鯧魚、墨水、豬肚、鰻鯗、蟶子、山東面(綠豆面)、雞等,一盆一盆菜燒起來,最多的有32盆之多。
請親友吃過酒席後,還要送他們每人一個2號罇頭裝的糯米水圓帶回家去。而一般嫁女兒的頭一年,也要給女婿家送糯米水圓,不過是一大罇頭的糯米水圓,量更多。
文化價值
民間傳說七夕是七娘媽生日,因此,又稱七夕為“七娘媽生”。每逢七夕,閩南許多家庭都要祭拜七娘媽,祈求家中小孩能夠健康平安成長。溫嶺石塘鎮的閩南移民保留了這一種獨特的民俗,它的學術價值得到了不少專家肯定。2003年農曆七月七,中國江南沿海村落民俗研究中日聯合考察團實地考察石塘小人節風俗。
文化淵源
“小人節”應該源於閩南風俗“七娘媽生”。閩南地區民間稱織女為七娘媽,視其為小孩的保護神,傳說七夕是七娘媽生日,因此又稱七夕為“七娘媽生”。每逢七夕,許多家庭都要祭拜七娘媽,祈求家中小孩能夠健康平安成長。溫嶺鄰縣玉環縣閩南移民原先也有這樣的風俗,上個世紀50年代後這一風俗漸廢,只有溫嶺石塘還保留著這一獨特的風俗。2006年,“石塘小人節”被列入第一批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之後又進入浙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如今,“石塘七夕習俗”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日聯合考察團成員——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陳勤建教授在《廣西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石塘七月七小人節祭拜與台灣省台南、高雄七星娘娘神誕祭祀,殊途同歸,共同源於北宋期間京城開封流行的七夕風俗,“這一習俗是我國古代七夕祭拜七星娘娘遺風在該地特有生態環境中的濫觴和變異,其間傳承了宋代京城特有的自元以後幾乎匿跡、滲有印度異域文化因子的七夕習俗。”
這篇題為《當代七月七“小人節”的祭拜特色和源流——浙江溫嶺石塘箬山與台南、高雄七夕祭的比較》的論文引用了連橫《台灣通史·卷二十三》、《台南縣誌》、《高雄縣誌稿》等有關資料,證明七夕日在台灣台南、高雄地區,除流行乞巧等常見的節日習俗外,還有紙糊供奉織女“七娘媽亭”彩亭的特殊習俗。七娘媽,又稱“七星娘”,謂七星娘為幼年子女守護之神,為年達十六歲之子女祈求美好的未來。
陳勤建教授在文末總結說,“深入研究,對我們認識七夕文化生命的演變,傳統節日的傳承途徑和方法,以及今天的文化傳播和建設具有很大的意義。” 他認為,小人節作為民間乞巧文化“活化石”,對研究傳統節日文化、閩南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