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石堡川水庫又名盤曲河水庫,曾名友誼水庫。在陝西省洛川縣盤曲河村的石堡川河上,故名。1969年10月修
建,1973年2月竣工,為山區峽谷地形,谷底寬220米,兩岸為砂頁岩,匯水面積820平方公里,年徑流量6800萬立方米,樞紐由高58米、長380米的土壩,右岸直徑2米、長312米的泄洪底洞,左岸直徑2.4米、長175米放水洞和左岸4.6×6米、長403米泄洪洞組成,總庫容622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2.35萬立方米。泄洪洞最大流量300立方米/秒,底洞最大流量43立方米/秒,放水洞最大流量56立方米/秒,為季調節性能,年調節利用水量6000萬立方米。
意義
主要擔負白水、澄城高原2.07萬公頃農田灌溉供水,兼有防洪、人畜生活用水效益。
興建經過
1958年秋,白水縣組織技術人員對在石堡川河建庫引水灌溉進行勘測後,選擇了界子河和艾曲河兩處壩址。同年10月8日,黃龍、白水、澄城3,縣代表就有關建庫等問題達成協定,後因縣制變更等原因,未予實施。1966年8月,渭南地區重新提出建庫意見後,由省水電勘測設計院先後完成了《水庫工程規劃意見》、《地質勘察報告》及《水庫設計任務書》。1969年7月,陝西省革命委員會批准修建石堡川水庫灌溉工程,渭南地區成立了以魚都、馮莊為副指揮的工程指揮部,並於10月在洛川縣史家河召開了白水、澄城2縣2000多人參加的開工典禮。1973年,陝西省建設委員會又批准了《石堡川水庫灌溉工程擴大初步設計》,採用投資包乾,工程進度加快,1976年水庫主體完成,1982年水庫灌區工程全面完成。
工程概況
灌區主要工程有水庫樞紐、灌溉渠道以及隧洞、渡槽、倒虹等。
(一)水庫樞紐
石堡川水庫位於洛川縣石頭公社盤曲河村附近的石堡川河幹流上,壩址以上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41億立方米。水庫樞紐由攔河壩、輸水洞、泄洪洞、排沙底洞等組成,總庫容622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235萬立方米。攔河壩為均質土壩,壩高58.9米,壩頂高程941.9米,壩頂長380米,頂寬4.9米。輸水洞位於大壩左岸,為圓形壓力隧洞,洞徑2.4米,洞長171.1米,出口高程905.12米,隧洞比降閘前1/300,閘後1/500,設計輸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加大輸水流量56立方米每秒。放水塔高36.8米,內徑4.8米,閘門長、寬各2.4米,設有工作、和檢修平板鋼閘門各一扇,50噸單螺桿啟閉機2台。
(二)渠系工程
渠道工程設有乾、支、斗、分、引渠五級。乾渠1條,全長37.91公里,自水庫樞紐放水洞口起,沿石堡川河左岸東行,跨越聿津河、棗園溝渡槽,經1號隧洞,穿過黃龍山,連線2、3、4號隧洞,為石渠段,長4.9公里,自4號隧洞至乾渠末尾6號退水口為土渠段,長33公里,均已襯砌,共有各類建築物141座。乾渠以下共設支渠8條,總長197.1公里,分支渠11條,各類建築物1435座;共有斗渠349條,分引渠2820條,各類建築物20519座。總計設施灌溉面積31萬畝,其中澄城縣19萬畝,白水縣12萬畝。
渠系重點建築物有隧洞5座,共長12187米,渡槽9座,倒虹2座,退水工程6座。在支渠上建有路長、堯禾等抽水站2處,共裝機6台,容量1110千瓦,抽水流量1.18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積3.4萬畝,占灌溉面積的11%。
石堡川灌區建成初期,由於農村體制變化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工程破壞比較嚴重,灌溉效益很低,至1985年,年均實灌面積只有8萬畝,占設施灌溉面積的26%。80年代後期,重點查處了一批破壞水利設施案件,並加強領導,深化改革,使灌區逐步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至1995年,共完成灌區配套斗渠352條,長436.5公里,分引渠4229條,長914.73公里,完成土方810.14萬立方米,渠道建築物23611座,配套面積23.6萬畝,建設方田1萬畝,設施、有效灌溉面積分別為31萬畝和19.43萬畝,成為白水、澄城2縣糧、果、菜等農副產品生產的重要基地。
陝西水庫列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發布的《中國水庫名稱代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SL259-2000)將陝西省所有大型水庫及中型水庫列表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