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萼海桐

短萼海桐

灌木或小喬木,高4—10米。葉革質,披針形,倒披針形,倒卵狀披針形,稀倒卵形,長4—12厘米,寬2—5厘米,頂端尖或漸尖,基部狹楔形,全緣;葉柄長10—25毫米。頂生圓錐花序,分枝多;花淡黃色,極芳香,蒴果卵圓形。

基本信息

介紹

短萼海桐短萼海桐

所屬卷:Pittosporum Banks
所屬科:Pittosporaceae
中文名:短萼海桐
其它中文名:山桂花(植物名實圖考,昆明)、萬里香、萬年青(昆明)、山梔子(祿勸)、雞骨頭(玉溪)、小朵林、大朵林(紅河)、臭皮(四川鹽邊)

中國植物志:35(2):032
英文植物志:9:15
最低海拔:900
最高海拔:1200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米,小枝無毛,或幼嫩時有微毛。葉簇生於枝頂,二年生,薄革質,倒卵狀披針形,稀為倒卵形或矩圓形,長5-12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劇收窄而長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發亮,下面幼時有微毛,不久變禿淨;側脈9-11對,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略突起;邊緣平展;葉柄長1-1.5厘米,有時更長。傘房花序3-5條生於枝頂葉腋內,長3-4厘米,被微毛,花序柄長1-1.5厘米,花梗長約1厘米,苞片狹窄披針形,長4-6毫米,有微毛;萼片長約2毫米,卵狀披針形,有微毛;花瓣長6-8毫米,分離;雄蕊比花瓣略短,有時僅為花瓣的一半;子房卵形,被毛,花柱往往有微毛,側膜胎座2個,胚珠7-10個。蒴果近圓球形,壓扁,直徑7-8毫米,2片裂開,果片薄,胎座位於果片下半部;種子7-10個,長約3毫米,種柄極短。

物種鑑別

這是一個分布較廣的種,葉形及花和花序均稍有變化。葉通常矩圓狀倒披針形,薄革質,但廣東標本則常為矩圓形而且硬革質;花通常長7-8毫米,但云南標本亦有長5-6毫米的;蒴果通常短圓形,但廣西及貴州某些標本的蒴果呈卵形。此外雲南的標本葉面乾後暗晦無光,其他各省的標本葉面常發亮

文獻來源

Pittosporum brevicalyx(Oliv.)Gagnep.(1908);Gowda(1951)p.p.maj.
p.pauciflorum Hook.et Arn.var.brevicalyx Oliv.in Hook.(1887)*;P.neelgherrense W.et A.var.laxiflora Franch.(1886);P.brevicalyx (Oliv.)Gagnep.var.brevistamineum Gagnep.(1908);Evonymus provicarii Lévl.(1915);P.floribundum Hand.-Mazz.(1929),p.p.maj.,non W.et A.

分布及生境

產於雲南東、東南、中、西、西北部;生於海拔700—2300(—2500)米,林中。分布於廣東,廣西(凌雲),四川(木里、鹽邊、西昌),貴州(都勻、八寨)及湖南。

實驗研究

通過實驗了解短萼海桐的抗結核活性。

方法:採用體外最低抑菌濃度(MIC)測定,含藥血清MIC測定及體內抗結核動物實驗。

結果:體外MIC測定短萼海桐在0.25~0.5mg/ml濃度間出現明顯抑菌現象;短萼海桐含藥血清在80μg/ml濃度開始出現明顯抑菌現象;體內抗結核實驗顯示短萼海桐能顯著延長結核病模型小鼠的生存時間,提高存活率。

結論:短萼海桐在體內外顯示明顯的抗結核作用。需進一步研究確定是否可開發成為新型的抗結核天然藥物。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樹皮含二萜皂甙,多糖,油脂,中性樹脂,鞣質,香豆素,內酯類;莖、皮、葉、果入藥,消炎消腫,祛痰,鎮咳,平喘,治療慢性氣管炎、睪丸炎。
【彝藥】丕妹:樹皮、葉、果治氣管炎,高血壓病,口腔炎,扁桃體炎,咽夾炎,風濕癱瘓,半身不遂《滇省志》。
來源:《中國民族藥志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
全株、莖皮:祛風,消腫解毒,止痛。用於腰痛,小兒驚風。

果實:消腫解毒。用於毒蛇咬傷,瘡疥腫毒,跌打損傷。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