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47532
書名:知識與法律:“小南湖讀書小組”文選(第3輯)
作者:鄧正來主編
出版社:政法大學
出版時間:2009-7-1
入庫時間:2011-5-21
圖書內容簡介
眼前的這部文集《知識與法律》,與其他論文集相比較,其獨特之處在於:第一,它所輯錄的乃是一些論者根據特定安排、針對若干特定文本、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形成的學術性書評。第二,除了這些學術性的書評文字以外,它實際上還記載著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的一個由年輕學子組成的讀書團隊——第一期“小南湖讀書小組”——的胎生、成長、困頓和進步的全部過程,記載著這個讀書小組中每一個學員在思考和探索、閱讀和討論過程中以及在對自己與知識的關係進行審查(examination)和拷問的過程中所經驗到的最真切最生動最微妙的內心感受。第三,如果允許我們稍具一點歷史的眼光的話,在我看來,它所記載的還可能是中國社會科學學術傳統建構過程中和中國學術自主性形成過程中最基礎、最艱澀但卻又極其重要的一小步。
圖書目錄
“小南湖讀書小組”第二十一次討論文選
3 吉登斯的風險理論
——讀吉登斯的《現代性的後果》
王小鋼
14 現代性與風險
——讀吉登斯的《現代性的後果》兼評王小鋼的《吉登斯的風險理論》
孫國東
26 風險社會與反思性
——評王小鋼的《吉登斯的風險理論》
潘丹丹
33 現代性與信任
——讀吉登斯的《現代性的後果》
甘德懷
40 現代性的焦慮
——讀吉登斯的《現代性的後果》
孫妍
47 全球化與民族國家的反思性
——讀吉登斯的《現代性的後果》
王奇才
2 知識與法律——“小南湖讀書小組”文選·第三輯
“小南湖讀書小組”第二十二次討論文選
55 “第二現代性”與中國
——基於貝克風險理論問學於鄧正來先生
孫國東
74 風險與中國
——兼評孫國東的《“第二現代性”與中國)
王開宇
82 風險社會、科學理性與風險文化
——讀貝克的《風險社會)
甘德懷
90 邊界與風險社會研究中的政治問題
——讀貝克的《風險社會》
王奇才
97 貝克的兩種現代性和中國風險社會
——讀貝克的《風險社會》和鄧正來的《中國法律哲學當下基本使命的前提性分析》
王小鋼
108 知識的力量
——讀貝克的《風險社會》
周田興
“小南湖讀書小組”第二十三次討論文選
117 何種程度的自覺?
——讀蔡樞衡的(中國法理自覺的發展)
詹 焱
目 錄 3
123 時代精神與理論自覺
——評詹焱的《何種程度的自覺?)
王奇才
128 中國法學的兩種批判
——讀蔡樞衡的<中國法理自覺的發展》兼與鄧正來的《中國法學向何處去)比較
甘德懷
136 中國法學的自覺與理想圖景的設定
——讀蔡樞衡的《中國法理自覺的發展》
李傑賡
142 探尋一種可欲的法學理論研究方式
——讀蔡樞衡的《中國法理自覺的發展》
沈映涵
149 第三立場的法律觀本質是自覺的嗎?
——評蔡樞衡的《中國法理自覺的發展》
唐 萌
155 中國法學的早期自主發展
——讀蔡樞衡的《中國法理自覺的發展》
於曉藝
161 什麼樣的自覺?
——讀蔡樞衡的《中國法理自覺的發展》
朱 振
“小南湖讀書小組”第二十四次討論文選
169 龐德法律理論中的實用主義進路
——讀龐德的《法理學》第1卷
沈映涵
4 知識與法律——“小南湖讀書小組文選”·第三輯
179 龐德法律思想的思考
——評沈映涵的《龐德法律理論中的實用主義進路》
陳紅梅
187 作為手段的法律具有本體性價值嗎?
——讀龐德的《法理學》第1卷兼評沈映涵的《龐德法律理論中的實用主義進路》
楊國慶
193 特定時空之文明下的法理學
——讀龐德的《法理學》第1卷
杜健榮
200 龐德對法律目的的尋求
——讀龐德的《法理學》第1卷
鄭智航
“小南湖讀書小組”第二十五次討論文選
213 差序格局與法治
——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
杜健榮
225 不同的格局,不同的秩序
——評杜健榮的《差序格局與法治》
李傑賡
232 差序格局的變遷與中國法治
——評杜健榮的《差序格局與法治》
范振國
244 “差序格局”與“特權文化”
——對“差序格局”的闡發兼與閻雲翔商榷
孫國東
“小南湖讀書小組”第二十六次討論文選
265 SSK的理論建構及其限度
——讀巴恩斯的《科學知識與社會學理論》
楊國慶
273 “無立場批判”之批判
——評楊國慶的《SSK的理論建構及其限度》
孫國東
282 “建構主義”指向的目的
——評楊國慶的《SSK的理論建構及其限度》
柵沈映涵
288 一種關於知識的建構論
——讀巴恩斯的《科學知識與社會學理論》
劉曉宏
“小南湖讀書小組”第二十七次討論文選
303 法律與道德:一種實用的工具主義的分析
——讀龐德的《法理學》第2卷第11章
王虹霞
313 社會控制理論中的兩種資源
——評王虹霞的《法律與道德:一種實用的工具主義的分析》
鄭智航
322 實用主義之下的統合法理學
——讀王虹霞的《法律與道德:一種實用的工具主義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