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同一性

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同一性範疇是對事物矛盾所具有的同鬥爭性相反的基本屬性的概括。 矛盾的同一性是具體的同一性,因為任何事物的自身同一都是以其內部存在著差異為前提的,是包含著差異的同一。 因此,任何事物的同一性都是暫時的、相對的,是受條件制約的。

矛盾的同一性

正文

揭示矛盾雙方之間內在聯繫的哲學範疇。亦稱矛盾的統一性。同一性作為哲學範疇,是由形式邏輯同一律演化而來的。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個概念、判斷、推理必須具有同一的確定內容,即“A=A”。形上學哲學家在形式邏輯同一律的意義上解釋客觀事物的同一性,認為一切事物都只能和自身同一,把“A=A”的公式誇大為世界觀的基本原則。G.W.F.黑格爾系統地批判了這種形上學的同一觀,指出辯證地理解的同一性不是事物自身無差別的等同,也不是從外在的比較中得到的共同性,而是對立物之間的相互同一。馬克思主義吸取了黑格爾哲學的合理思想,制定了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同一性範疇。
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同一性範疇是對事物矛盾所具有的同鬥爭性相反的基本屬性的概括。它的基本含義可歸結為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是指相互排斥的對立面互為存在的條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共居於一個統一體中。矛盾著的每一方都只有在與它相對立的另一方的關聯中才能獲得自身的規定,通過對方的映現而使自身獲得規定。因此,每一方如果失去了對方,它也就不能作為該矛盾的對立一方而存在。矛盾雙方的相互貫通,主要指對立面的相互滲透和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趨勢。對立面相互轉化的趨勢最深刻地表現了矛盾雙方的內在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具體的同一性,因為任何事物的自身同一都是以其內部存在著差異為前提的,是包含著差異的同一。而本質的差異就是對立,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的鬥爭必然要使原有的同一發生變化,以至最終打破事物自身的同一。因此,任何事物的同一性都是暫時的、相對的,是受條件制約的。而形上學的同一性是抽象的同一性,它不理解同一中包含著差異,差異中有著同一。它把差異理解為一事物與他事物之間的外在差異,而把事物同一性理解為永恆的、僵死的,是事物自身的絕對等同,看不到事物的發展變化。
正確理解矛盾的同一性範疇具有重要意義。列寧說:“辯證法是一種學說,它研究對立面怎樣才能夠同一,是怎樣(怎樣成為)同一的”(《列寧全集》第38卷,第111頁)。只有研究事物內部的矛盾同一性發生和變化的規律性,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事物的辯證聯繫及其發展過程。因此,堅持辯證的同一觀,是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要求之一。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