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標、價值觀等特質整合為統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與態度,自我貫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恆定的目標和信仰。
詳述
自我同一性”本意是證明身份,指個體嘗試著把與自己有關的各方面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決定協調一致不同於他人的獨具“統一風格”的自我。簡單理解大概就是把自己“眾多的人格”統一起來,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人格。是指個體在尋求自我的發展中,對自我的確認和對有關自我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諸如理想、職業、價值觀、人生觀等的思考和選擇。在這一過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個體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這一發展的時間維度。而自我同一性的確立(identity achievement),就意味著個體和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夠將自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組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確立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觀念,並對未來自我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青少年時期(12-20左右)的一個核心問題是自我同一性的發展,它將為成人期奠定堅實的基礎。同一性並不是在青少年時期才出現的,早在幼年時期,兒童已經形成了自我感知。但是,青少年時期卻是個體第一次有意識地回答"我是誰"的問題。這一階段的衝突是:同一性和角色混亂。
Marcia等心理學家(Marcia, 1987; Penuel & Wertsch, 1995)是這樣界定同一性的概念的:同一性是指個體將自身動力、能力、信仰和歷史進行組織,納入一個連貫一致的自我形象中。它包括對各種選擇和最後決定的深思熟慮,特別是關於工作、價值觀、意識形態、和承諾等方面的內容。如果青少年無法將這些方面和各種選擇整合起來,或者說他們感到根本沒有能力選擇,那么角色混亂就發生了。
體驗
有學者認為,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體驗。
首先,他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雖然可能和別人共同完成任務,但是他是可以和別人分離的。其次,自我本身是統一的。自我有一種發展的連續感和相同感,現在的我是由童年的我發展而來的,將來我還會發展,但是我還是我。最後,自我構想的"我"和自己體察到的社會人眼中的"我"是一致的。相信自己的目標以及為達到這個目標所採取的手段是能被社會承認的。
首先震撼了青少年自身。青少年對自身的關注變得敏感,諸如“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等問題幾乎引起每個青少年的思索。青少年必須仔細思考全部積累起來的有關他們自己及社會的知識去回答它,並藉此作出種種嘗試性的選擇,最後致力於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這樣做了,他們也就獲得了一種同一性,長成大人了。獲得了同一性,標誌著這個發展階段取得了滿意的結局。
如果年輕人不能達到自我同一性的確立,就有可能引起同一性擴散或消極同一性發展。個體在自我同一性確立的過程中,如果難以忍受這一過程中的孤獨狀態,或者讓別人去把握自己的決定,或服從別人的意見,或迴避矛盾,拖延決定,就會不能正確選擇適應社會環境的生活角色。這類個體無法“發現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沒有形成清晰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消極同一性是指個體形成與社會要求相背離的同一性,形成了社會不予承認的,反社會的或社會不能接納的角色。
在艾里克森看來,同一性擴散和消極同一性可以解釋美國青少年所表現出來的許許多多騷亂和攻擊現象。因此,他稱之為“同一性擴散、混亂的危機”。他指出:“……如果兒童感到環境對允許他把下一階段整合在個人的自我同一性在內的所有表現形式進行徹底剝奪,那么,兒童就會以野獸突然被迫捍衛其生命般地迸發出驚人的力量進行抵抗。的確,在人類生存的社會叢林中,如果沒有同一性的意識就沒有生存的感覺”。
如果青年人在這個階段中獲得了積極的同一性而不是消極的同一性或同一性擴散,他們就會形成“忠誠”的美德(Virtue of loyalty)。“忠誠”意味著,一個人有能力按照社會規範去生活,儘管它存在著不完善和不和諧之處。這並非要求青少年接受不完善,如果一個人熱愛自己所在的社會,當然希望自己所在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但“忠誠”意味著能在既定的現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中能奉獻自我,實現自己的價值,在有意義於社會的同時也感受自己生活的意義。
由此可以看出,同一性的確立,關係到一個人的健康發展,關係到他能否更好地適應社會,能否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
發展情形
James Marcia提出青少年同一性發展的四種情形。它們是同一完成(identity achievement)、同一性早閉(identity foreclosure)、同一性擴散(identity diffusion)、同一性延緩(moratorium)。
達成
同一性達成表明個體考慮了各種實際選項,做出了選擇,並實踐選擇。在結束高中學習生活之前,似乎沒有學生能夠達到這種情形。跨入大學校門的學生也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做出決定。對一些成人來說,在他們生命中的某一階段,也許會達成穩固的自我同一性。之後,還可能放棄前一種同一性,而形成新的同一性。對某一個個體而言,自我同一性一旦達成,也不意味著一成不變。
拒斥
描述的是個體過早地將自我意象固定化,沒有考慮各種選擇的可能,而停止了同一性的探求。同一性拒斥的青少年往往缺乏主見,遵從他人的目標、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這裡的他人包括父母、宗教群體等等。同一性完成過早的人會顯得刻板與膚淺,不會沉思,應變能力差,但很少會憂慮。這類人傾向於與父母保持密切的關係,並採納父母的價值觀。他們喜歡有組織、有秩序的生活,尊重權威。
分散
同一性性分散是和同一性拒斥聯繫在一起的。個體很少"發現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想做什麼,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經歷著同一性分散的青少年無法成功地做出選擇,或者他們會逃避思考問題。缺乏興趣,孤獨,對未來不抱希望,或者可能很叛逆。他們寧可塞著耳塞聽音樂或睡覺,也不願意接觸父母和老師。
延期償付
關於青少年在各種選擇中的思想鬥爭過程,埃里克森用了一個"延期償付"的詞語來描述,表示青少年延遲做出個人生活或職業的選擇和承諾。埃里克森認為,在一個複雜社會,在這個"延期償付"的階段,青少年勢必會經歷自我同一性危機。而今,這一階段不再稱為危機了,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自我同一性的達成是一個逐漸緩慢的探索過程,而不是外在的急劇變化。延期選擇很正常,而且是健康有益的。
延期償付和自我同一性達成都被認為是健康的。青少年親自去做一些試驗,摒棄不適合的東西,發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尋找根源。這些是建立牢固自我同一性的重要部分。那些無法跨越同一性拒斥和同一性分散的青少年不能很好地適應。同一性分散的青少年經常放棄,把自己的生活歸結為命運。和一大群人在一起,極可能吸毒。同一性拒斥的青少年很刻板,不寬容,獨斷,自我防禦。學校為青少年提供的社區服務,工作實習和教師指導有助於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存在問題
自我同一性的確立,是青少年期的發展課題。在完成這一課題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種種危機和失敗。對於同一性形成中的危機和失敗,心理學家都曾有過不同的論述。
艾里克森
艾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的兩個極端情形極端情形之一是“自我同一性過剩(too much of ego identity)”[4],艾里克森稱之為“狂熱主義(fanaticism)”[4]。它是指一個人過分地捲入特定團體或某種亞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絕對地排他,堅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這些人將一些人召集於自己的周圍,將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強加於人而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這種“過於自我”狀態,容易導致自我中心、個人崇拜、狂熱主義等不良社會態度。青少年的理想主義和他們的絕對傾向(非黑即白)是普遍存在的。但如何防止這種絕對主義傾向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過程中應解決的問題之一。
另一種情形是同一性缺乏(lack of identity),艾里克森稱之為“拒償(repudiation)”。指一個人拒絕自己在成人社會中應擔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一些青少年將自己熔於某一群體中,尤其是那些可提供“同一性細節”的群體,如:崇教崇拜組織、黷武暴力組織、復仇組織、吸毒組織等,將自己從主流社會的規範中分離出來。他們容易捲入和採取某種破壞性的行為,如暴力、吸毒、攻擊。他們有自己熱衷"fantasies"的事情,但這些事情是反社會主流文化的。
馬西亞
馬西亞的研究拓展了艾里克森關於自我同一性的定義。根據他的同一性地位(identity status)研究,青少年在尋求自我同一性的過程中,會出現兩種類型的失敗:早期完成(Foreclosure)和同一性擴散(Identity Diffusion)。同一性早期完成狀態的青少年,他們沒有對有關自我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過自己的思考,他們自我投入的目標、價值、信仰反應了父母或其他權威人物的希望,所以,又被稱為“權威接納狀態”。這是同一性形成過程中的一種中斷,是過早地將一個人的自我意向固定化,從而阻礙自我確定的其他發展的可能性。
了解同一性早期完成的青少年的特點,有助於及早發現並採取相應的教育措施。那些處於同一性早期完成狀態的青少年,可能具有以下特點:他們極力尋求他人的認可,可能十分尊重權威,他們的自我評價還建立在他人所承認的基礎上;與其他青少年相比,他們較易附合他人而缺少自主;他們對傳統的價值觀感興趣,很少會自己思考,不會沉思;他們較少焦慮,但比較刻板和膚淺;在同性和異性中都缺少親密的關係;他們的智商與其他人差不多,但在遇到緊張的認知和任務時,就難以做出靈活的和合適的反應;他們喜歡有組織、有秩序地生活;他們傾向於與父母保持密切的關係(尤其是在父子之間),並採納父母的價值觀(如在高考志願的選擇、職業的選擇、異性朋友的選擇方面)。
小此木啟吾
同一性擴散,即經歷了一段頗長時期仍未形成一種強烈的、清晰的同一感。同一性擴散的青少年常常無法發現自我,一直使自己處於一種散漫的無所依附的狀態之中。他們的不良表現主要有:可能選擇與他的家庭、國家完全分離的態度,並且表現出一種長久的病態的同一性;永遠也無法做到一貫忠誠,無法兌現他的承諾、承擔他的義務;對自我的評價較低,自尊心較低;難以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他們是衝動的,思維缺乏條理,他們與他人的關係常常是表面的、凌亂的;他們雖然對自己父母的生活方式不滿,但他們沒有能力按自己的方式有序地生活等等。生活可能就會比較混亂,他們會“經常處於猶豫之中,生活缺乏目標與方向,常常迷茫彷徨。”他們無法發現自我,一直使自己處於一種散漫的、無所依附的狀態之中。這是一種病態的人格,角色混亂。
日本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小此木啟吾認為同一性擴散主要表現為以下6點[1]:
1.同一性意識的過剩:片刻不停地考慮自己“是什麼人?”、“該怎么做”等,本人完全被其束縛,從而失去自我。
2.迴避選擇的麻痹狀態:有自我的全能的感覺或無限幻想,從而無法確定或限定自我是什麼,使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選擇和決斷也成為不可能的了。他只能不斷地迴避選擇和決斷,陷入一種麻痹狀態。
3.與他人的距離失調:無法與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或拒絕與他人交往,或被他人所孤立,或喪失自我而被他人所侵吞。
4.時間前景的擴散:是時間意識障礙的一種,不相信機遇的到來,也不期待對將來的展望,限於一種無力的狀態。
5.勤奮感的擴散:勤奮的感覺崩潰,無法集中於工作和學習,或發瘋似地埋頭於單一的工作。
6.否定同一性的選擇:參加非社會所承認的集團,接受被社會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價值觀等
同一性的形成標誌著青年期的結束語成年期的開始。從這時起,生活的任務就是引導他按照自我方向度過人生的其餘階段。同一性完成了,也就實現人格獨立了。真正的獨立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獨立、世界觀的獨立吧。居里夫人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如果一個人沒有獨立的價值觀,那注定是“不會讓別人去說”的,總會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真正自立了,便不會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