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介紹:佛教源於印度,而發揚光大卻在中土。自東漢時輸入,經諸多朝代之努力,將原為梵文(或巴利文)等古天竺文字的佛經譯為漢語,並通過手工抄寫到印刷技術之運用,終於使佛法深入人心,廣大信眾,同沾法益,此功德無量之善舉前後持續了千年有餘。特別是我國國民與天竺人民早有往來,其思想趨向也頗為接近,復經魏、晉、南北朝數百年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之相互激盪、磨合,乃至醞釀、吸收,至隋唐而大成,創宗立派,鼎盛繁榮,前所未有。影響所及,朝鮮、日本、越南等鄰邦亦多流行大乘佛法。以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我國始終為大乘佛教之重鎮,有“佛教第二故鄉”之譽。此殆與我國僧俗兩界人士究心於佛法義理密切相關。
目錄
總序
致謝
前言
第一章 真諦的生平和所處時代
印度和扶南
梁末陳初之際的中國南方
真諦
第二章 真諦思想的傳播
真諦的弟子和法嗣
地論和攝論思想
第三章 瑜伽行派的語言理論
語言和真的關係
真諦對瑜伽行派心識內在結構的看法
瑜伽行派對語言哲學的貢獻
結語與評述
第四章 心識哲學
文本資料
識的結構
唯識
心的造作與虛妄分別
相互依存與自我意識
絕對與唯識
阿梨耶識的空性
第五章 析《轉識論》
文本概覽
《轉識論》與玄奘《成唯識論》的主要區別
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附:《轉識論》譯文
附錄
一、真諦生平年表
二、真諦的主要作品
三、攝論和地論的傳承譜系
參考資料
一、縮寫
二、參考書目
三、漢文對照表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