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拼音名:NǚLóuCài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ileneapricaTurca.[Melandriumapricum(Turca.)Rohrb.
資源分布:分布於全國各地。
性味
辛苦,平。
①《貴州草藥》:辛,微溫。
②《寧夏中草藥手冊》:苦甘,平。
用法用量:內服:煎場,9~15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研末。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1.《貴州草藥》:活血調經,散積健脾,解毒。治月經不調,小兒疳積,癰腫。2.《寧夏中草藥手冊》:下乳,利尿。
摘錄:《中華本草》
原形態
一二年或多年生草本,高20-70cm。全株密破短柔毛。莖直立,由基部分枝。葉對生,上部葉無柄,下面葉具短柄;葉片線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4.7cm,寬4-8mm,先端急尖,基部漸窄。全緣。聚傘花序2-4分歧,小聚命2-3花;萼管長卵形,具10脈,先端5齒裂;花瓣5,白色,倒披針形,先端2裂,基部有爪,喉部有2鱗片;雄蕊10,略短於花瓣;子房上位,花柱3條。蒴果橢圓形,先端6裂,外圍萼與果近等長。種子多數,細小,黑褐色,有瘤狀突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科屬介紹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雙子葉植物綱石竹亞綱的1科。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為小灌木或亞灌木。莖通常節部膨大。單葉對生,有時具膜質托葉。花兩性,稀單性,輻射傘形花序、圓錐花序或集生成頭狀。有時具閉花受精的花;萼片4~5,離生或合生;花瓣4~5,稀無,離生,具爪或否;雄蕊8~10,稀2~5;花盤小,有些具腺體;花托有時呈棲狀;子房上位,1室,稀2~5室,特立中央胎座。胚珠1至多數;花柱2~5。果實通常為蒴果,稀為瘦果或漿果狀。種子1至多數,多為腎形,無翅或僅具窄翅,表面平滑或具疣狀突起,含粉質胚乳。染色體基數x=7~81。小結石竹科識別特徵:草本,節膨大;單葉,全緣,對生;雄蕊為花瓣的2倍;特立中央胎座,蒴果。
本科約80屬2100餘種,以溫帶和寒帶最多。中國有32屬約400種。其中金鐵鎖屬和古臨屬為中國特有屬。化石狀花粉和植物遺蹟僅見於第四紀。花粉為球形;具3溝,縐或圓孔。
分布於乾旱地區的一些種,由於長期適應水分不足、日照強烈和大風的環境,形成矮小灌木,如裸果木;根粗而長、肉質,如石頭花屬;毛被發育,如繁縷屬的一些種;葉狹窄,先端呈刺,如刺葉屬;具有耐鹽性如擬漆姑草屬。而生於高山地區的一些植物,由於長期受寒冷、乾旱生境條件的限制,大部分為多年生矮小植物,叢生或成墊狀,如青藏雪靈芝。
本科植物可供觀賞,如石竹屬和剪秋羅屬,還有許多可藥用,常見的有:金鐵鎖、王不留行、瞿麥、太子參、銀柴胡和甘肅雪靈芝等。其化學成分主要為皂苷,如王不留皂苷、王不留次皂苷(vaccaroside)、石竹苷C(dia-nthosideC)、石頭花皂苷元(gypsogein)、肥皂草苷(sapon-arin)、肥皂草素(isosaponaretin)。此外尚含揮髮油,如丁香酚(eugenol)、苯乙醇(phenylethylalcohol)、苯甲酸苄酯(benzylbenaote)、水楊酸苄酯(benzylsalicylate)、水楊酸甲酯(methysalicylate)、維生素、胺基酸、糖類和少量生物鹼。一些種為蜜源植物。
本科包括3個亞科:大爪草亞科(Paronychideae)、繁縷亞科(Alsinoideae)和石竹亞科(Silenoideae)。從具膜質托葉的大爪草亞科向無托葉的繁縷亞科和石竹亞科演化。由大爪草亞科中較原始的木本裸果木屬向草本的其他屬演化。萼片由離生(如荷蓮豆屬)經半合生(如石頭花屬)至合生(如石竹屬)演化。胚珠由多數退化成少數或單生。
化學成份
全草含牡荊素(vitexi),異牡荊素(isovite-xin),葒草素(orientin),合模葒草素(homoorientin)及它們的8α、6α和6β異構體[1],蒙花甙(linarin),夏弗塔雪輪甙(schaftosi-de)[2],3β,21β-二羥基-16,23-二氧代-28-去甲基-17α,18β-齊墩果-12-烯(3β,21β-dihydroxy-16,23-dioxo-28-nor-17α,18β-olean-12-ene),3β,16α-二羥基-23-氧代一齊墩果-13(18)-烯-28-酸[3β,16α-dlhydroxy-23-oxo-olean-13(18)-en-28-oicacid[3],α-菠菜甾醇葡萄糖甙(α-spinasterylglucoside),女婁菜素(melandrin)[4]。
功能主治
活血調經,健脾行水。治月經不調,乳少,小兒疳積,虛浮。1.《黑龍江省主要野生藥用植物的鑑別及中草藥新製劑》:催乳,調經。
2.《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治咽喉腫痛,中耳炎。
3.《貴州草藥》:活血調經,散積健脾,解毒。治月經不調,小兒疳積,癰腫。
4.《寧夏中草藥手冊》:下乳,利尿。
附方
①治月經不調(錯後):女婁菜花五鑰,小血藤三錢。煨酒溫服,一日二次。(《貴州草藥》)
②治產婦乳汁少:女婁菜、黃芪各五錢,當歸三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③治體虛浮腫:女婁菜、白朮、茯苓皮各五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④治癰腫:女婁菜、牛毛氈各適量。搗絨敷患處。(《貴州草藥》)
鑑別
性狀鑑別:全株密被短柔毛,長20-70cm。根細長紡錘形,木質化。莖基部多分枝。葉對生,完整葉片線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4-7cm,寬4-8mm,先端尖銳,基部漸窄;上部葉無柄。花粉紅色,常2-3朵生於分枝上。蒴果橢圓形。種子腎形,細小,黑褐色,邊緣具瘤狀小突起。氣微,味淡。顯微鑑別: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明顯較下表皮彎曲,上、下表皮氣孔直軸式及不定式。上、下表皮有2-3細胞組成的非腺毛,尤以葉脈處為多;非腺毛頂端稍彎曲或平直,長292-1000μm,直徑17-42μm,先端鈍圓,壁薄,具明顯疣狀突起。葉肉細胞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7-84μm。
石竹科·蠅子草屬
蠅子草屬,石竹科,約500種,分布於北溫帶,地中海地區尤盛,我國有60餘種,產西南部至東北部,有些供觀賞用;有些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