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術來源
中國相術的起源應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據《大戴禮記》記載:“昔堯取人以狀,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與此同時,“聖人異相”的意識也已出現,據史載,伏羲人首蛇身,神農人首牛身等。說明三皇五帝時期,相術已不知不覺萌芽起來。
相術古書籍收錄
相術 | 新刊校正增釋合併麻衣先生人相編 | [清]陸位崇編 | 清光緒八年京都文興堂刻本 | 五卷全 |
相術 | 大清相法 | [清]笑塵氏撰 | 大成書局石印本 | 四卷一冊全 |
相術 | 麻衣相法 | [五代]麻衣道長撰 | 光緒文成堂刊本 | 五卷三冊全 |
相術 | 精考演禽三世相法不分卷 | 不署撰人 | 清經國堂刻本 | 一冊全 |
相術 | 公篤相法 | [民國]陳公篤 | 民國排印本 | 一冊全 |
相術 | 神相全編 | 不署撰人 | 清印本 | 一冊全 |
相術 | 神相彙編(附續集) | [清]高鼎玉輯 | 清道光二十三年修竹吾廬刻本 | 四卷全 |
相術 | 管輅神相秘傳 | [漢]管輅撰,[宋]陳摶述 | 民國排印本 | 一冊全 |
相術 | 相理衡真 | [清]陳釗撰 | 民國四年上海錦文堂石印本 | 十卷二冊全 |
相術 | 柳莊相法 | [明]袁柳莊撰 | 民國排印本 | 三卷二冊全 |
相術 | 柳莊相法考證 | [民國]鄒文耀撰 | 台灣瑞成書局本 | 一冊全 |
相術 | 人相篇 | 不署撰人 | 清印本 | 一冊全 |
相術 | 神相全編 | [宋]陳摶撰[明]袁忠徹訂 | 清道光五年經國堂刻本 | 十二卷首一卷全 |
相術 | 中西人相探原 | [清]袁樹珊撰 | 民國排印本 | 一冊全 |
相術 | 照膽經 | [宋]邵平軒撰 | 清印本 | 一冊全 |
相術 | 神相水鏡集 | [清]范騋撰 | 清聚盛堂刻本 | 四卷全 |
相術 | 相兒經 | [晉]嚴助撰 | 清印本 | 一冊全 |
相術 | 演禽三世相法 | [宋]袁天綱選 | 民國石印本 | 二冊全 |
相術與信息分析
一般人眼裡,相術差不多就是算命了。
算命是迷信,而信息分析則是科學。
二者大概水火不相容。
接觸相術理論的第一天起,就為它方法的科學性所震撼。感覺相術這種古老的神秘文化中,包含了許多有助於我們理解信息分析的內容。
算命理論的體系,可按方法論分為二:1、隨機型。
這種算命方法的代表為占卜、求籤、撲克算命等。隨機型算命的特點是結果不可重複,同一個人求籤二次,完全可能求得二個不同簽,但他的“命”只有一種。
2、特徵型。
這種算命方法的代表為生肖、星座、相手、相面等。特徵型算命的結果是可以重複的,因為人體特徵相對固定,所以只要算命者理論基礎相同,對一人算命的結果就應該一致,為會因算命者、算命時間不同而得出大相逕庭的觀點。且不論算命是否算得準,這種方法是可以用現代科學來解釋的,這就是依據人體特徵來預測人的未來。
信息反饋
反饋信息對於信息分析有很大價值。實際信息分析過程中,分析人員經常在得出初步結果後,試探性地告訴用戶一些分析結果,以獲得反饋信息,幫助提高分析的正確性。古代相術理論更加重視反饋。面相理論中,眼睛的“相”所占比例達30%(即“眼相三分”,其餘是天庭三分,地角三分,耳鼻嘴共一分)。看相者盯住對象的眼睛說話,從這一“心靈的視窗”不斷獲取反饋信息。以手相為例,看相者看完手後,執住對象的手盯住對象的眼睛說話。從最有把握的生命線開始談,一旦從反饋信息中得知生命線有誤,則開始考慮輔線的價值,並調整整個預測體系。也許有人質疑:瞎子怎么辦?盲人眼睛雖不靈,但其它感覺超乎常人。他們能夠從對象的呼吸、心跳、脈搏中獲取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