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9輕型多用途直升機
軍事作用
直-9輕型多用途直升機是由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引進法國專利、研製生產的。用於人員運輸、近海支援、海上救護、空中攝影、海上巡邏、魚群觀測、護林防火等,並可作為艦載機使用。軍事用途包括偵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尋救護、反潛、偵察校炮及通訊。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三機部以技貿結合形式,引進法國SA365“海豚”型直升機的生產專有權契約。具體由哈飛負責,引進法國SA365N1“海豚”直升機專利,開始生產直-9,1982年完成了首架機的裝配。同年2月6日,直-9 6013號機在首都機場進行試飛表演,解放軍總部及各軍兵種、各部委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前往觀看。9月21日,兩架直-9首次交付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投入使用。後經哈飛長期努力,發展出多個型別,包括基型直-9,最初的專利生產型,至1990年底與法國協定簽訂的50架已全部生產完畢,其中28架為基型直-9;另外還有20架為直-9A,直-9後繼續生產型,相當於SA365N2;隨後哈飛生產了兩架直-9A-100,初步嘗試了直-9生產的國產化。1993年9月,哈飛又與法方簽約生產直-9過渡批22架,另外哈飛還生產了8架直-9民用型。
1988年5月,直-9國產化總指揮部與有關部門簽訂了承包契約,其中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是總承包單位,用了3年多時間和其他90餘家廠所協力攻關,於1992年1月16日成功完成了國產化直-9(國產化率達到71.9%)的首飛。此後直-9的生產全面轉向國產型直-9,該型號定名直-9B。
結構性能
直-9採用普通鏇翼加涵道風扇尾槳的布局。其鏇翼系統由4片複合材料槳葉和星形柔性鏇翼槳轂組成。涵道風扇尾槳由一個槳轂和13片模鍛的輕合金槳葉組成。鏇翼槳葉和尾槳槳葉均具有無限壽命。在尾梁的兩側裝有平尾,平尾兩端各有一塊垂直端板,以提高飛行方向上的穩定性。起落架為可收放的前三點輪式起落架。前起落架為雙輪,自動定向,向後收入機身。主起落架為單輪,向後內側收入機身。起落架上帶有雙腔油-氣減震器。
涵道尾槳是“海豚”直升機的一大特色,優點在於尾槳占用空間小,氣動力效率高,尾槳不易為外物所傷。而且由於涵道尾槳空氣阻力小,因此“海豚”的速度比普通直升機要快。實際上,“海豚”是目前批量生產的飛行速度最快的直升機。涵道尾槳的缺點是比傳統普通尾槳重量大,結構複雜,維護較煩瑣。
直-9的動力裝置採用2台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C渦軸發動機,單台功率522千瓦。國產化型直-9上使用渦軸-8甲(渦軸-8A)渦輪軸發動機,單台最大應急功率734軸馬力,起飛功率710軸馬力,在最大飛行重量時可單發飛行。機上主要機載設備包括甚高頻和高頻通信/導航設備,甚高頻全向信標,儀表著陸系統,無線電羅盤,應答機,測距設備,雷達和自主式導航系統。可以選裝的設備包括承載能力為1700千克的吊索和承載能力為275千克的絞車,絞車索長90米或74米。直-9B的機上設備可選裝BG-0.6無線電高度表,150單邊帶電台,KJ-13自動駕駛儀,40AH電瓶和容量為400升的轉場油箱等國產化設備。選裝了KDF-806無線電羅盤,KTR-908無線電台,TB-31機內通話設備,電動絞車,帶測力計和反光鏡的外吊掛,搜尋燈等進口設備。
主要型號
根據解放軍陸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需要,直-9又衍生出幾種軍用改進型:直-9A(國產化型)、直-9B(駐港部隊)、直-9通訊型、直-9炮兵校射型、直-9電子干擾型、直-9C艦載型、直-9W反坦克型,直-9G。直-9G是W型的出口型,電子設備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