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布羅陀熱
病因學和流行病學
這是一種由布氏菌引起的疾病,其特徵為急性發熱期極少或毫無局部體徵,而慢性期可有反覆發熱,乏力,出汗和全身酸痛及疼痛.
病因學和流行病學
人類布魯菌病的病原體有牛布魯菌(B.abortus),羊布魯菌(B.meliten-sis)和豬布魯菌(B.suis)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馴鹿中的豬布魯菌生物4型以前稱為B.rangiferi).犬布魯菌(B.canis)可引起散發性感染.鹿,駿犎,馬,小鼠,野兔,雞和沙漠鼠的布魯菌感染也有過報導.
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攝入含有活布魯菌的生物或奶製品,可得布氏菌病.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罕見.在最流行的農村,本病是肉類加工者,獸醫,獵戶,農民和家畜生產者的職業病;兒童因吃生牛奶或未消毒的乳酪而被感染.在美國,歐洲和加拿大,本病十分罕見;但在中東,地中海地區,墨西哥和中美洲,時有病例報告.
症狀和體徵
潛伏期5天至數月,平均2周.起病可突然,表現畏寒發熱,劇烈頭痛,多處疼痛,不適,偶有腹瀉.有時起病隱匿,表現為輕度不適,肌痛,頭痛和項背痛,接著晚間體溫升高.隨著疾病的進展,體溫可升至40℃或41℃,而在次日早晨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並伴有大汗.
典型病例,間歇熱持續1~5周,接以2~14日的緩解,症狀明顯減輕或消失;然後又進入發熱期.有時這種形式僅發生1次;有的為亞急性或慢性布氏菌病,在數月或數年內伴反覆波浪形發熱(波浪熱)和緩解.某些病人僅有短暫的發熱.
初發期後,便秘常成為突出的問題;納差,體重喪失,腹痛,關節痛,頭痛,背痛,乏力,易激動,失眠,精神壓抑和不穩定也可發生.脾腫大和淋巴結輕度或中度腫大;50%的病人可有肝腫大.
無併發症的急性布氏菌病通常在2~3周后恢復.併發症罕見,但可有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腦膜炎,神經炎,睪丸炎,膽囊炎,肝化膿和骨病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