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王誕

“盤古王誕”可追溯至秦漢時期漢族盤古崇拜與瑤族盤瓠崇拜的嶺南融合。漢族文化中認為盤古是開天闢地的自然神,而瑤民則篤信盤瓠為自己的祖先。在嶺南地區,這兩種文化交流整合最終形成盤古與盤瓠異源同流、相互融合的局面。據史料記載,現花都區獅嶺鎮一帶曾是瑤族居住地,他們在梯面盤古峒修建盤古廟,定農曆十月十六日為盤王節於盤古廟前慶賀,祈求風調雨順,人畜興旺。所以,此地古有“南海中盤古國”的稱號。

“盤古王誕”可追溯至秦漢時期漢族盤古崇拜與瑤族盤瓠崇拜的嶺南融合。漢族文化中認為盤古是開天闢地的自然神,而瑤民則篤信盤瓠為自己的祖先。在嶺南地區,這兩種文化交流整合最終形成盤古與盤瓠異源同流、相互融合的局面。據史料記載,現花都區獅嶺鎮一帶曾是瑤族居住地,他們在梯面盤古峒修建盤古廟,定農曆十月十六日為盤王節於盤古廟前慶賀,祈求風調雨順,人畜興旺。所以,此地古有“南海中盤古國”的稱號。此後至明朝弘治年間,由於官兵的欺壓征討,花都瑤民被逐漸漢化,盤王節在當地消失。清朝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邱毛松在獅嶺發現盤古神牌。他將拾到神牌的農曆八月十二日定為盤古王誕日,引人前來祝祭。此後盤古王誕漸發展成為當地傳統民間文化活動。盤古王誕在解放後至文革時期被逐漸淡化以至完全停止,到20世紀80年代得以逐漸恢復。“盤古王誕”作為民間自發形成的傳統民俗活動,在花都地區乃至整個珠江三角洲及粵北地區都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盤古王誕”活動以每年農曆八月十二日為盤古王誕,整個誕慶活動自農曆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持續四天四夜,以盤古神壇為固定活動場所。
2007年,花都區傳統民間文化活動“盤古王誕”入選廣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並將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花都,就是古時“南海盤古國”的所在。在南朝梁人任昉的《述異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亘三百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只是,任昉並沒有對盤古國進行具體的記載。直到1992年,我國專門研究盤古文化的專家馬卉欣通過大量的實地考核,證實花縣建縣前在南朝已經屬於南海郡管轄,也就是一千五百年前有“南海中盤古國”中的南海郡。而查遍整個古南海郡所轄的珠江三角洲,都沒有盤古氏的古蹟和傳說,唯獨花都有盤古王山、盤古峒,又有史料記載的盤古王神壇,並流傳著《盤古王伏龍降獅》等神話傳說。因而,他認定,“南海中盤古國的遺址就在花縣”,並在當年震驚神話學界。2009年1月,花都獅嶺鎮被廣東省文聯和省民協授予了“廣東省盤古文化之鄉”稱號。這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唯一一個以盤古文化命名的鄉鎮。
根據當地縣誌的記載,在明末清初之時,由於聚集在現近梯面一帶的瑤族通報受到鎮壓,在當地廣為傳播的盤古信仰幾乎一度消亡。直到清朝嘉慶初年,當地讀書人邱毛松在獅嶺一帶神遊,行至爐山(今盤古王山)半山腰,無意中發現這塊盤古神碑,碑上正面刻著“初開天地盤古大王聖帝神位”,傳說為瑤人逃亡時遺落。邱毛松於是在山腰搭起一座“盤古神壇”,把這塊盤古神碑供立其中,邱毛松將拾到神牌的農曆八月十二定為盤古王誕日。邱毛松每天在神壇施醫救人,並四處遊說讓周圍的人去參拜。於是,盤古神壇漸漸遠近聞名,殘存在漢化瑤族人當中的盤古信仰逐漸復活。盤古王由此在漢人中間的影響日益增大,最終形成了“盤古王誕”的大型民俗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