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與詳解
1、伸屈;進退。
①《戰國策·秦策三》:“進退、盈縮、變化,聖人之常道也。”
②《淮南子·俶真訓》:“是故至道無為,一龍一蛇,盈縮卷舒,與時變化。”
③《後漢書·蘇竟傳》:“﹝太白辰星﹞或盈縮成鉤,或偃蹇不禁。” 李賢 註:“盈縮,猶進退。”
④《南齊書·幸臣傳論》:“長主君世,振裘持領,賞罰事殷,能不逾漏,宮省咳唾,義必先知。故能窺盈縮於望景,獲驪珠於龍睡。”
⑤唐 王昌齡 《出郴山口寄張十一》詩:“盈縮理無餘,今往何必憂。”
⑥《明史·歷志一》:“舊所用三差法,俱從句股平行定者,於天體未合,即各盈縮損益之數,未得其真。”
2、指潮水漲落。
①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灕水》:“縣南有 朝夕塘 ,水出 東山 西南,有水從山下注塘,一日再增再減,盈縮以時,未嘗愆期,同於潮水,因名此塘。”
②唐 元稹 《賀聖體平復表》:“臣聞兩曜有晦明,所以成其不已;四瀆有盈縮,所以成其不竭。”
③明 李東陽 《弄潮怨》詩:“潮水有盈縮,人心無古今。”
3、多少;長短。
①《文選·劉孝標》:“嗚呼!福善禍淫徒虛言耳,豈非否泰相傾、盈縮遞運而汩之以人。” 李善 註:“《淮南子》曰:‘孟春始嬴,孟秋始縮。’ 高誘 曰:‘嬴,長也;縮,短也。’”
②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公(袁可立)久歷海上,凡地形險易,軍儲盈縮,將吏能否,虜情向背皆洞若燭照,故登萊終公之任銷鋒臥鼓。”
4、指壽夭。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