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鰓鯊目

皺鰓鯊目

皺鰓鯊目(Chlamydoselachiforme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軟骨魚綱的一目。現存只1科1屬1種。因鰓間隔延長而褶皺,且互相覆蓋,故稱為皺鰓鯊。

基本信息

簡介

皺鰓鯊目皺鰓鯊

皺鰓鯊目是軟骨魚綱的一目。現存只1科1屬1種。因鰓間隔延長而褶皺,且互相覆蓋,故稱為皺鰓鯊。體長1.5米左右,最長雌魚1.96米、雄魚1.65米。體鰻形。鰓孔6對。口近端位。上下頜牙同形。每牙具3個長齒尖,屬枝牙型,有基板似化石異棘類的牙齒。鼻孔在側腹面。眼無瞬膜,具噴水孔。側線溝狀。脊索未收縮;前10個脊椎有清楚的環狀鈣化物;在臀鰭以後的脊椎,亦有環狀鈣化的跡象。臀鰭長;尾鰭中的脊椎稍向上翹,形成不顯著的歪型尾。數量很少,分布於太平洋和大西洋。一般生活在450~760米的深海中。卵胎生。雄魚有極發達的鰭腳。春天受精。卵囊一端突起。發育在母體內進行。孵化期1年以上,翌年夏季,幼魚才生出。

詳細介紹

形態特徵:體長1.5米左右,最長雌魚1.96米、雄魚1.65米。體鰻形。鰓孔6對。口近端位。上下頜牙同形。每牙具3個長齒尖,屬枝牙型,有基板似化石異棘類的牙齒。鼻孔在側腹面。眼無瞬膜,具噴水孔。側線溝狀。脊索未收縮;前10個脊椎有清楚的環狀鈣化物;在臀鰭以後的脊椎,亦有環狀鈣化的跡象。臀鰭長;尾鰭中的脊椎稍向上翹,形成不顯著的歪型尾。

種屬分布:數量很少,分布於太平洋和大西洋。一般生活在450~760米的深海中。

生活史:卵胎生。雄魚有極發達的鰭腳。春天受精。卵囊一端突起。發育在母體內進行。孵化期1年以上,翌年夏季,幼魚才生出。

化石:在義大利的上新世底層和在小安的列斯群島的第三紀(漸新世或中新世)地層中,曾分別發現該目C.lowleyi和C.tobleri兩個種的化石。

鯊魚的分類

概述鯊魚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軟骨魚綱板鰓亞綱側孔總目
根據1971年拉斯分類系統,向下分為:六鰓鯊目 鼠鯊目 虎鯊目 真鯊目 角鯊目 鋸鯊目 扁鯊目 皺鰓鯊目 8個目
六鰓鯊目扁頭哈那鯊。有6個或7個鰓裂
鼠鯊目鯖鯊。包括大白鯊灰鯖鯊等有名的鯊魚。
虎鯊目牛頭鯊,包含一個單獨的屬,包括角鯊
真鯊目睡鯊。是最複雜的群,包括虎鯊雙髻鯊黑鰭礁鯊
角鯊目星鯊。包括星鯊,花斑鯊模拉里烏鯊
鋸鯊目鋸鯊。該目所有鯊魚都有獨特的鋸形嘴
扁鯊目日本扁鯊。該目的所有鯊魚都具有獨特的扁平身體形狀。
皺鰓鯊目上下頜同形。鼻孔在側腹面。眼無瞬膜,有噴水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