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皮諾曹又稱《木偶奇遇記》(TheAdventuresofPinocchio),是18世紀
2004年被義大利著名喜劇藝術家羅伯托·貝尼尼改編成為電影,再次將這個"發生"在1880年義大利的神奇故事搬上了銀幕。
作品目錄
第一章會說話的木頭
第二章傑佩托想做木偶
第三章木偶誕生了
第四章皮諾曹和會說話的蟋蟀
第五章皮諾曹和雞蛋的故事
第六章兩隻腳被燒壞了
第七章傑佩托回家了
第八章皮諾曹要去上學了
第九章皮諾曹去看木偶戲
第十章木偶進了戲院
第十一章班主放了皮諾曹
第十二章皮諾曹被狐狸和貓騙了
第十三章紅蝦旅館
第十四章皮諾曹被殺人強盜抓了
第十五章皮諾曹被吊到樹枝上
第十六章美麗小女孩救了木偶
第十七章皮諾曹鼻子變長了
第十八章皮諾曹去種金幣
第十九章皮諾曹被坐牢四個月
第二十章皮諾曹落到捕獸夾里
第二十一章皮諾曹看守雞舍
第二十二章農民放了皮諾曹
第二十三章皮諾曹去救傑佩托
第二十四章皮諾曹打到仙女
第二十五章皮諾曹去上學了
第二十六章皮諾曹去海邊看鯊魚
第二十七章皮諾曹被警察捉了
第二十八章猛犬救了皮諾曹
第二十九章皮諾曹和小燈芯
第三十章皮諾曹和小燈芯
第三十一章皮諾曹在“玩耍國”
第三十二章皮諾曹變成了一頭驢子
第三十三章皮諾曹被賣了
第三十四章皮諾曹又變成了木偶
第三十五章皮諾曹見到爸爸
第三十六章皮諾曹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孩子
寫作背景
本書創作於1881年,最早發表在《兒童日報》上,科洛迪所處的那個時代,正是義大利民族復興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這對他的生活和創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響。科洛迪最初編寫《一個木偶的故事》(連載第二年改名為《木偶奇遇記》)是為了償還債務,他甚至在給《兒童日報》的社長菲爾迪南多·馬爾提尼的附言中還這樣提到:“我寄給你的這些材料,只不過是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罷了。你可隨意處理,如要採用,我可繼續寫下去。”而沒有料到的是“這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從1881年7月7日起在《兒童報》上分期連載,一直到1883年才連載完畢。中間科洛迪一度想停止連載,卻被讀者“不滿”的信件所淹沒。
評價鑑賞
《木偶奇遇記》意欲揭示的道理並不複雜,它倚借一個木偶有形象不過是為了向我們演繹一個人由不完美走向完美、由不幸福走向幸福的曲折歷程。問題是,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並非是一個人生來就可以明白的。否則,皮諾曹也就無需煞費周折才得以完成了這一歷程了。這篇童話,通過皮諾曹的種種曲折、離奇的經歷,表現小木偶熱愛正義、痛恨邪惡、天真純潔的品質,教育兒童要抵禦種種誘惑,做一個誠實、聽話、愛學習、愛勞動,並能幫助父母的好孩子。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小木偶的形象。他聰明、善良、頑皮而又任性,他的故事給孩子們以有益的教誨和藝術的感染。
《木偶奇遇記》是一篇寓言故事。但是與以往西方的寓言故事不同,描寫的不是美麗的公主和貴族們在大城堡中的生活。皮諾喬的奇遇都發生在義大利真正的普通人民中間,從而使它更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
《木偶奇遇記》一書不僅教育孩子們如何為人,還通過隱喻和影射,對十九世紀義大利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落後和醜惡的現象,進行了揭露,如貧富間的差距、勞動人民的貧窮、飢餓和絕望,法務部門和醫療機構的虛偽等等。同時也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義大利哲學家貝內戴托就曾評論說:“用來雕刻皮諾喬的那塊木頭,實際上就是人類本身。”
作品影響
《木偶奇遇記》出版後,印數達到了一百萬冊。一八九二年,該書就由M.A.默里譯成了英文,以後又被譯成多種文字,並多次被拍成電影。著名的製片人沃爾特·迪斯尼也於一九四三年將這個故事搬上了銀幕。可惜的是,故事的作者科洛迪於一八九〇年十月突然逝世,沒有來得及親眼看到他的這部作品在世界上廣為流傳的盛況。義大利人認為,《木偶奇遇記》與但丁的《神曲》及薄伽丘的《十日談》一樣,是義大利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