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中藥]

茼蒿[中藥]
茼蒿[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茼蒿,中藥名。為菊科茼蒿屬植物蒿子桿Scbousb.和南茼蒿 L.的莖葉。植物蒿子桿,吉林省有野生,其他地區栽培;植物南茼蒿,我國南方各省做蔬菜栽培。具有和脾胃,消痰飲,安心神之功效。主治脾胃不和,二便不通,咳嗽痰多,煩熱不安。

基本信息

別名

同蒿《嘉祐本草》,蓬蒿《飲膳正要》,同篙菜《滇南本草》,蓬篙菜《本草從新》,篙菜《得配本草》,菊花菜《植物名實圖考》,筒蒿菜《食物中藥與便方》

入藥部位

植物蒿子桿和南茼蒿的莖葉。

性味

味辛、甘,性涼。

歸經

入心、脾、胃經。

功效

和脾胃,消痰飲,安心神。

主治

脾胃不和,二便不通,咳嗽痰多,煩熱不安。

相關配伍

1、治熱咳痰濃,鮮茼蒿菜90g。水煎去渣,加冰糖適量熔化後分2次飲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2、治高血壓性頭昏腦脹,鮮茼蒿菜1握。洗,切,搗爛取汁。每服1酒杯,溫開水和服,每日2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3、治煩熱頭昏,睡眠不安,鮮茼蒿菜、菊花腦(嫩苗)各60~90g。煮湯,每日2次飲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60~90g。

使用注意

不可多食;泄瀉者禁用。

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收,鮮用。

形態特性

蒿子桿

光滑無毛或幾光滑無毛,高20~70厘米。莖直立,通常自中上部分枝。基生葉花期枯萎。中下部莖葉倒卵形至長橢圓形,長8~10厘米。二回羽狀分裂,一回深裂或幾全裂,側裂片3~8對。二回為深裂或淺裂,裂片披針形、斜三角形或線形,寬1~4毫米。頭狀花序通常2~8個生莖枝頂端,有長花梗,並不形成明顯傘房花序,或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總苞徑1.5~2.5厘米。總苞片4層,內層長約1厘米。舌片長15~25毫米。舌狀花瘦果有3條寬翅肋,特別是腹面的1條翅肋伸延於瘦果頂端並超出於花冠基部,伸長成喙狀或芒尖狀,間肋不明顯,或背面的間肋稍明顯。管狀花瘦果兩側壓扁,有2條突起的肋,余肋稍明顯。

南茼蒿

光滑無毛或幾光滑無毛,高20~60厘米。莖直立,富肉質。葉橢圓形、倒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邊緣有不規則的大鋸齒,少有成羽狀淺裂的,長4~6厘米,基部楔形,無柄。頭狀花序單生莖端或少數生莖枝頂端,但不形成傘房花序,花梗長5厘米。總苞徑1~2厘米。內層總苞片頂端膜質擴大幾成附片狀。舌片長達1.5厘米。舌狀花瘦果有2條具狹翅的側肋,間肋不明顯,每面3~6條,貼近。管狀花瘦果的肋約10條,等形等距,橢圓狀。花果期3~6月。

相關論述

《本經逢原》:“茼蒿氣濁,能助相火。禹錫言多食動風氣,熏人心,令人氣滿。《千金》言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者,是指素稟火衰而言,若腎氣本旺,不無助火之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