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之劍

百越之劍中最常見的是扁莖銅短莖,它又有早期和晚期之分。早期扁莖短劍的劍身呈柳葉形,扁莖、斜肩,莖部一般有穿孔,或無穿孔而有凹缺。晚期扁莖短劍常在劍身上鑄有“出”字形或“門”字形圖案,這些圖案也見於當地出土的銅矛,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裝飾。與早期扁莖式劍相比,晚期扁莖式劍器形規整,製作較精,體現了鑄劍術的進步。

概述

先秦古籍中,對於東南地區的土著民族,常統稱之為“越”。如呂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則曰越”。在此廣大區域內,實際上存在眾多的部、族,各有種姓,故不同地區的土著又各有異名,或稱“吳越”(蘇南浙北)、或稱“閩越”(福建)、或稱“揚越”(湖南)、或稱“南越”(廣東)、或稱“西甌”(廣西)、或稱“駱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等等。因此,“越”又稱被稱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東周時期,南方土著的社會發展程度及與中原地區的關係很不平衡。蘇南浙北的吳越開化較早,當時已建立國家,並與中原列國發生了密切聯繫。湖南、江西等地隨著楚國向南擴張,漸被納入了楚國的範圍,但土著人及其文化仍有相當勢力,特別是在西部和南部山區。兩廣和福建雖然也受到楚國和越國的影響,但其土著民族及其文化仍居於主導地位。
從青銅劍的角度看也是如此。東周時期,吳越銅劍逐漸與中原列國銅劍相融和,形成古銅劍中的中原系統;通過吳越兩國,特別是楚國的擴張,中原系統銅劍又向南傳播,進入福建、湖南、江西、廣東和廣西,即所謂南嶺山脈的南北地區;但在這個區域,東周時期還流行一些比較獨特的青銅短劍,形制與其他地區流行的青銅劍有所區別,應當是當地土著所固有的器物。所謂百越之劍,即指後者而言。

扁莖式短劍

百越之劍中最常見的是扁莖銅短莖,它又有早期和晚期之分。早期扁莖短劍的劍身呈柳葉形,扁莖、斜肩,莖部一般有穿孔,或無穿孔而有凹缺。裝柄方式是在莖部夾裝木條,通過穿孔釘固,或以莖側之凹縛繩繫緊。這類劍在福建南安大盈,湖南資興舊市、湘鄉、寧鄉黃材,廣東典江馬壩、海豐和香港大嶼山等地都有發現,流行年代相當於春秋時期。
早期扁莖式與西周時期中原地區的扁莖柳葉形銅短劍非常相似,因此研究者都認為,它應是來源於西周的扁莖柳葉形劍。不過,與西周扁莖柳葉形劍相比較,百越早期扁莖式劍大多更為短小輕薄,制工比較粗糙,似是土著的仿造之器。東周時期,扁莖柳葉形銅劍在中原地區已被揚棄,但在邊遠地區,一些土著民族仍用沿用,並形成為土著文化的一個特色。
戰國時期,兩廣和湖南南部地區又廣泛出現一類扁莖銅短劍,形制與早期扁莖式劍有所區別:扁莖,多為折肩,少數斜肩;莖部多有一個穿孔,或無穿孔而有凹缺;劍脊部常顯著凸起,劍身截面略呈“十”字形;皆裝有圓盤形劍首;一些劍還套裝銅劍可知,多為凹形格,少數為“一”字形格。這類劍遂成為戰國百越銅劍的主要形式。
上述晚期扁莖式劍,應是由早期扁莖式劍演化而來,但不是直接演進,而是在這過程中,又接受了東周中原銅劍的強烈影響。如將斜肩改為折肩,以及加裝劍首和劍格等因素,都明顯是受Ⅲ型東周式銅劍影響的結果。
晚期扁莖短劍常在劍身上鑄有“出”字形或“門”字形圖案,這些圖案也見於當地出土的銅矛,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裝飾。與早期扁莖式劍相比,晚期扁莖式劍器形規整,製作較精,體現了鑄劍術的進步。

人形柄短劍

除了需要接裝木柄的扁莖式短劍外,戰國時期,南嶺南北地區還存在一些柄,身合鑄而成的銅短劍。湖南、廣東等地曾出土一些短劍,整體合鑄,劍柄鑄成人形。1974年湖南長沙樹木嶺所出一劍最為典型,人像刻劃細微,大眼、高鼻、頭頂有圓形髮髻,腦後垂一條髮辮,雙耳懸掛粗大的耳墜,胸部裸露,乳房突出,腰間系有圍裙,雙手叉腰,手腕上載著手鐲。似為南方民族的形象。這種銅短劍在越南北部紅河流域的古遺址中也有發現。 湘西山區又出一種短劍,整體合鑄,劍柄呈亞腰形,飾以水波紋、雲雷紋、圓圈紋、菱格紋等,也很具特色。
此外,兩廣地區還有其他一些整體合鑄之銅短劍,形制、裝飾各有特點。與扁莖式短劍相比,柄、身合鑄的銅短劍型式較繁,然各種劍發現的數量都很少,說明它們不如扁莖短劍流行。不過這類劍卻有豐富、獨特的裝飾,較之扁莖短劍,具有更為濃厚的土著文化氣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