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琴

百衲琴

百衲琴是一種由若干小塊木材拼合而成的古琴。百衲琴始創於唐代,屢見於文人記載,實物卻鮮有傳世,有出自雷威和李勉兩種說法。為了讓琴聲更松透,古人常把上面板截成小塊再拼接,這是古琴里的一種複雜工藝,叫“百衲琴”。特殊的“百衲琴”工藝,保持了琴表面的牢固,卻又能做到發聲處的松透。

簡介

元龜山異材百衲琴,成交價594萬元,匡時2010年春拍。元龜山異材百衲琴,成交價594萬元,匡時2010年春拍。

百衲琴是一種由若干小塊木材拼合而成的古琴。百衲琴始創於唐代,有出自雷威和李勉兩種說法。百衲琴僅從它的形式、漆色、斷紋、聲音而論,它並沒有什麼異乎尋常的特點,但從龍池風沼向腹內看去,就會發現這種琴的木材是用若干小塊木材拼合而成的。這種用特殊手法製成的琴,《琴史》上就稱之為“百衲琴”。

衲是幾經縫補的僧衣,百衲言其補綴之多。將其義推而廣之,於是把拼湊成材的琴就名之曰百衲琴,後來又把拼湊完整的宋元版古籍稱之為百衲本,用以說明這種琴和書的特點,也說明這種拼湊並無損於它們應有的價值。在傳世的百衲琴中所拼合的木塊,其形狀大小並不相同,所見有龜紋形、銀錠形、長條形和方塊形四種。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作為孔子時代就已經盛行的樂器,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4000餘年。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古琴形制為7弦、13徽,一般長約3尺6寸5(約120—125厘米左右),象徵一年365天。一般寬約6寸(20厘米左右),厚約2寸(6厘米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徵天地。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

歷史由來

明 中和百衲琴明 中和百衲琴

百衲琴的創始,史稱發生在唐代,有出自雷威李勉兩種說法。雷威是四川琴高手,得名於盛唐之世。李勉是安史之亂跟隨太子即位於靈武的宗親之一,他本來生活在長安,也是一個古琴家,後來經肅宗、代宗朝,官至宰相。

關於李勉制百衲琴事,據《舊唐書》稱李勉“好古尚奇”,“妙知音律,能自制琴,又有巧思”。《新唐書》說勉“善鼓琴,有所自製,天下寶之。樂家傳響泉、韻磬勉所愛者”。《歷代名畫記》說:“公手斫雅琴,尤佳者曰響泉、曰韻磬”。《琴史》載:“勉有所自製,天下以為寶,樂家傳響泉、韻磬皆勉所愛者。或雲,其造琴,新舊桐材扣之合律者,裁而膠綴之,號百衲琴,其響泉韻磬,弦一上十年不斷,其制器可謂臻妙,非達於琴者,孰能與於此乎”。《國史補》說李勉“雅好琴,嘗斫桐,又取漆筩為之,至數百張,有絕代者,響泉、韻磬自寶於家。”

至於雷威造百衲琴事,僅《雲煙過眼錄》有兩條記錄說:“李公路所藏雷威百衲琴,雲和樣,內外皆細紋,腹內容三指,內題云:‘大宋興國七年,歲次壬年,六月望日,殿前承旨監越州窯務,赴仁濟再補修。’”又云:“吳越王宮百衲,雷威琴,極薄而輕,異物也。”

唐·李綽《尚書故實》:“又李汧公取桐孫之精者,雜綴為之百納琴。用蝸殼為徽其間三面尤絕異通。謂之響泉、韻磬。弦一上,可十年不斷。”

宋·趙希鵠《洞天清壺錄·古琴辨》:“湖南有范氏會守土,號范連州。自能斫琴。會有一琴,在折彥質參政家。其琴面乃用方二、三寸許小桐木片,以膠漆輳成之。名曰:百納。彈之則與尋常低下者無異,此河益哉。木不成段聲必不應。又為漆所礙,其窒塞可知。折氏今寶之,尤可笑也。”

製造工藝

百衲琴始創於唐代,屢見於文人記載,實物卻鮮有傳世,其製作工藝也已經失傳多年。

百衲琴在唐代剛被創製出來的時候就以其絕妙的音質受到琴人的追捧,諸多歷史文獻中都以“天下以為寶”“絕代”等語句來形容李勉創製的百衲琴,李勉百衲琴中的“響泉”與“韻罄”二琴也在後世成為這種琴式的代表,但可惜的是出自李勉之手的百衲琴至今未見傳世,採用此種方法製作的百衲琴也是鳳毛麟角,自宋代以後由於傳承不善等原因,百衲琴斫制技藝基本上處於斷流的狀態

百衲琴難制,但古人又愛慕百衲琴的品質,於是自宋代起出現了一種用其他工藝所斫、但從外形上看與百衲琴無異的古琴,這類琴被稱為“假百衲”。相較真正的百衲琴,“假百衲”的製作方法就要簡單多了,一般的方法是在琴腹內貼上若干銀錠形的小木塊,再加以灰胎、髹漆;還有的方法是在由整木製成的琴坯上用工具刻畫出百衲塊的形狀,再填以大漆,這種琴在經歷一定歲月的洗禮後拼合痕跡可透過漆胎顯現於斷紋之間,頗能亂真;還有一種方法是在古琴的琴坯上貼滿六邊形或四邊形的木片,並且不加以髹漆,直接將貼片暴露出來,採取這種方式製作的“假百衲”多為名貴之物,但音質不太理想,實際上它的主要功用並不是為了彈奏,更多是附庸風雅者家中的裝飾之物。

在清宮收藏的眾多古琴中,有一張百衲琴。名曰“峨嵋松”,其製作工藝特點,與所有的傳世百衲琴完全不同。它不是將木塊拼合痕跡蘊藏於內,而是琴之外表不施髹漆,使木塊拼接形跡完全裸露出來,形成一片錦紋般的效果。其製作方法是將紫檀木片加工成形後,以包鑲之法拼貼於桐木琴胚之上,成為一張紫檀制的百衲琴。這在傳世古琴中極為少見。用同樣手法製作的琴,在成都還見過兩張,一張是全用竹片包鑲成的竹琴,一張是用雜色木塊鑲成的,兩琴的製作年代均晚於“峨嵋松”琴,工藝亦較為遜色。

聲音

在記載李勉、雷威製造百衲琴的上述文獻中,對於這種琴的音響如何均未作具體表述,只有南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中才講到百衲琴的聲音問題。他說:“湖南范氏曾守土,號范連州,自能斫琴,今有一琴在折彥質參政家。其琴乃用方二三寸許小桐木片以膠漆湊成之,名曰百衲。彈之與尋常低下琴無異,此何益哉。木不成段,聲必不應,又為漆所礙,其窒塞可知,折氏至今寶之,尤可笑也。”達段記錄說明,有一種用二三寸許的方形木塊湊起來的百衲琴,是宋朝的製作,是唐代條狀百衲的發展,這為研究百衲琴的歷史提供了參考依據。它也說明,真正通體用木塊拼湊成的百衲琴,其音響效果是很不理想的。“木不成段,聲必不應,又為漆所礙,窒塞可知。”這種來自實踐的認識,是合乎情理,令人信服的。

存世

傳世為數不多的唐宋古琴已屬於琴中的重器,而唐宋古斫中的百衲琴尤為稀少,已經見到的僅有兩張;唐斫百衲琴為遼寧省博物館所藏的“九霄環珮”。宋斫百衲是吉林省博物館藏的“松風清節”。

“九霄環珮”琴為伏羲式,通長122.7厘米,肩寬21.1厘米,尾寬15.5厘米,底厚1.2厘米,栗殼色漆,琴面經重髹呈朱膘色,鹿角灰胎。其斷紋,面上為小蛇腹間牛毛紋,底為蛇腹間冰裂紋。蚌徽。琴背軫池下方刻篆書“九霄環珮”四字,其下刻三寸許方印,印文篆書“夏氏泰符子孫永寶”八字。圓形龍池的下方刻一方印,印文篆書“清和”二字。鳳沼為橢圓形。由池沼向內看去,腹內作長方形條狀百衲紋,木條紋理錯綜,有明顯的拼合特點。漆之表面,斷紋中無條狀紋,兩側斷紋貫通,未見重合痕跡,知為拼合納音之作,屬於唐琴中鑲嵌桐木納音的一類。腹中無款字痕跡,岳尾為紫檀所制。其髹漆工藝、時代風格、尺度與琴面弧度皆與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九霄環珮”琴極相似。其“清和”二字大印又與上海吳金祥氏舊藏“至德丙申”款之“九霄環珮”琴上所刻相同,因知其為中唐所制。在百衲琴中,自然屬於重器之一。

“松風清節”琴為仲尼式,髹朱紅間栗殼色漆,鹿角灰胎,通身發蛇腹間冰裂斷紋,玉微。琴面作弓形,較為圓厚,底亦具圓鼓狀。通長116.4厘米,肩寬18.6厘米,尾寬13厘米,肩自三徽始,腰在八徽一分至十二徽間,池沼作長方形,池上方刻寸許歐體楷書“松風清節”四字。池內作寸許六方龜背百衲紋片,木之紋理上下相通,知為刻紋填漆之假百衲。池內原刻寸許楷書腹款“大唐貞觀五年,雷擊良材,雷霄監製百衲”。其音松古清脆兼而有之,無論斷紋漆色、音響效果,均屬上品。不過據文獻所載,唐西蜀雷氏第一代制琴人始於盛唐,並非初唐之世的人。而琴的內部構造與外部形制風格,又與唐琴或盛唐雷氏琴都不相同。就其形制風格與髹漆工藝而論,“松風清節”顯然不是唐琴,而是北宋人所造的一件唐琴偽品。然而,作為一張北宋古斫,在刻紋填漆的百衲琴中依然不失為一件最古的重要作品。

鑑別

在傳世的百衲琴中所拼合的木塊,其形狀大小並不相同,所見有龜紋形、銀錠形、長條形和方塊形四種。前兩者形體較小,而後兩種則較長大。在這四者當中,有的木色不一,紋理錯綜,有明顯的縫隙與拼接痕跡。也有木色一致,紋理相通,無拼接鑲嵌之痕,有刻紋填漆之象。從這兩種現象來看,前者好象是真百衲,而後者必假無疑。其實這兩種都是假百衲。有人說,只有拼合的木塊痕跡透出漆胎顯現於斷紋中間的,才是真正的百衲琴。不然,不過是在琴腹納音部位做了一點加工,鑲嵌了不同形態的木片而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