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及自然條件
歷史沿革
鎮境內有一百尺河,自東南向西北穿越境內,百尺河鎮因此得名。晚清至民國初期置諸城縣百尺河練,1929年置諸城縣百尺河鄉,轄於第七區,1945年屬諸城縣埠頭區。1958年2月撤區,置諸城縣百尺河鄉,1958年9月百尺河、仁和兩鄉合併為勝利人民公社,1959年更名為百尺河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置為百尺河鎮和大仁和鄉,1989年4月,大仁和鄉併入百尺鎮。
自然條件
氣溫:年平均氣溫12℃,歷史極端最低氣溫-19.6℃(1969年2月2日),歷史極端最高氣溫39℃(1967年9月29日),降水:年平均降水799.7毫米,最大年降水量為926.2毫米,是1990年;最小年降水量為370毫米,是1988年。日照多年平均數為2578.4小時。
水文地質
百尺河鎮地形屬膠萊沖積平原南部的濰河平原,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低緩的山嶺,南部為平原,境內主要河流有百尺河,境內全長9.7公里,流域面積47.4平方公里;九龍河流經4公里, 流域面積5.9平方公里;五龍河流經5公里,流域面積約20.1平方公里。
傳說
關於百尺河這條河流,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跟韓信有關。據傳公元前某年,韓信與項羽手下第一猛將龍且交戰,吃了敗仗撤退,天黑的時候跑到了濰河邊上,士兵們再也跑不動了,韓信不得已只能在濰河邊上安營紮寨,但是眼看著天不亮追兵就到了,他也一籌莫展,正在這時,河裡面的龍王出來了,因為他敬佩韓信的為人,所以帶領蝦兵蟹將馬上連夜在濰河邊上往東挖了一道很長的溝,待龍且帶領士兵追來之時,韓信就放水將楚軍淹沒,楚軍大敗,龍且戰死,項王聞龍且戰死大為傷感。而韓信反敗為勝,保住了自己以及廣大士兵的性命,為以後幫助劉邦打下天下作了保障。當時所挖的那條溝,以後就成了濰河的一條支流,由於這條河有100多尺寬,所以就命名為百尺河了。
傳統文化
白龍山藥會
鎮駐地北約1公里處,有一海拔128.5米的白龍山,山頂原有磚石結構的六層古塔一座, 相傳始建於宋代,明代重修。古塔四周廟宇環抱,東有自來佛廟,西有如來佛廟,北有老母殿,南有十八羅漢廟,還有四面佛、菩薩廟等,形成了一個相當可觀的廟宇建築群。白龍山的東坡有白龍廟一座,附近有白龍池;山的西坡有黑龍池,水清如鏡,水質甘洌,人稱參水,民間流傳著“東有嶗山水,西有龍山池 ”的說法。
白龍山在清末以前是全國聞名的中藥材集散地,每年的二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和十月十五日至二十日,是藥材山會,每當山會來臨,各地來客雲集其間。近者省內各縣,遠者國內諸省,連雲南、貴州甚至西藏等地的客商,都不憚萬里,風塵僕僕,前來趕會,據說與我國毗鄰的緬甸和尼泊爾等國,亦曾有客商來過,他們都帶著當地出產的藥材到這裡串換購銷。白龍山藥會始於年代無從查證,到了清末,外寇入侵,土匪蜂起,山上的諸廟傾圯無人修葺,路上行人安全無保障,前來趕會的人逐漸減少。到1938年日本侵入百尺河後,白龍山藥會從此銷聲匿跡。
百尺河大鼓
百尺河大鼓是當地一種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是對諸城大鼓的繼承和發展。諸城大鼓形成於50年代末,當時以此為業的民間藝人多不勝計,其中百尺河鎮中大村的台五和外鄉的丁四成就最高,流傳著“南有丁四,北有台五”之說。80年代後,因受流行曲藝的衝擊,諸城大鼓門庭冷落,幾於消亡,唯有百尺河將這一傳統曲藝繼承了下來,並發展為百尺河大鼓。百尺河大鼓的演唱風格為:清新豪放,剛柔相濟,抑揚頓挫分明,曲調悠揚,節奏舒緩,有餘韻不盡之妙。1999年,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曾對百尺河大鼓進行過詳細報導。
日記節
每年的5月5日(立夏日),是百尺河鎮的日記節。從1998年5月5日舉辦第一屆日記節以來,到2001年5月5日已成功地舉辦了四屆。 在第一屆日記節上,宣讀了由日記節發起人管炳聖起草,由《人民日報》社高級記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教授段存章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陳左高、河北保定華夏日記研究會會長寇廣生等人斧正潤色的《日記宣言》(此文於1999年獲《世界學術貢獻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