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白黃變孔菌拉丁學名Anomoporiaalbolutescens(Rom.)Pouz.
參考文獻CeskaMykol.20:172,1966;
Gilbertson&Ryvarden,NorthAm.Polyp.1:115,Fig.33,1986;
Ryvarden&al.ActaMycol.Sinica5(4):227,1986.
同物異名PolyporusalbolutescensRom.,Arkivf.Bot.11,no.3:11,1911.
形態描述
擔子果一年生,平伏,從小塊到平展成廣闊的一片,厚1-2mm,易與基物剝離,軟而脆;邊緣寬,緊貼於基物上,具淡黃白色的菌索。孔面奶油黃色到灰白黃色或淡黃褐色,乾時呈桔黃色;管口多角形或不規則形,每毫米2-4個。菌管與孔面同色,長約1mm。菌絲層薄,厚不超過1mm。菌絲系統一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分枝,有時微帶淡黃色,具鎖狀聯合,直徑3.5-4.5μm。
擔孢子寬橢圓形到球形,透明,平滑,3.5-5×3-4μm。
生態環境
生於落葉松樹上。腐朽類型:木材褐色腐朽。中國分布
吉林長白山,1983IX,L.Ryvarden采,48051。世界分布
中國、美國及其他國家。討論
本種的特點是菌蓋邊緣具黃白色的菌索,孔面新鮮時奶油黃色到灰白黃色,乾時呈橙黃色。易與Anomoporiabombycina區別。盤點多孔菌科的生物(一)
多孔菌目的1科。本科真菌子實體多種形狀,平伏、帶菌蓋,有柄或無柄,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革質、木栓質或木質。菌肉通常無色或褐色。菌絲體有一體型、二體型和三體型。子實層生於菌管內。本期為第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