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鴨山

白鴨山

白鴨山地處麻城東南,約十里路的地方左右。是湖北麻城著名的風景名勝。

典故傳說

相傳古時候有白果、白臬、白棠三兄弟來此謀生,因老二定居在山上,故名白臬山。

白臬長得腰圓膀闊,身材高大,是種莊稼的一把好手,一年到頭不是在田裡扒,就是在山上串;他又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老娘就喜歡和他一起過日子。娘兒倆雖住在山下的茅草房裡,吃的是粗茶淡飯,心裡卻很舒坦。白臬心裡善良,難的不讓娘做,重的不讓娘拿,有點好吃的也要留下給娘。

有一年,好長時間沒有下雨,田裡幹得裂了口子,莊稼都枯死了,窮人病死餓死的不計其數,白臬的娘也病倒了,一連幾天不能起床。

這一天,雞剛剛叫了頭遍,白臬就拿著茅鐮、沖擔,打算早一點去吹一擔柴上街去買幾個錢,好請個先生給娘診病。白臬紮緊腰帶,穿過嶙峋的怪石坡,經過釋道一法師修建的上院、中院、下院三教堂,攀斜壁而上,不知不覺地摸到一個叫“險八腳”的地方。“險八腳”下是一眼望不見底的懸崖,天沒亮誰都別想過去。白臬雖說也有點膽怯,但一想到娘的病,心一橫還是朝前摸。他走呀走呀,突然腳一滑,身子一歪,險些滑到崖下去。他機敏地把身子一兜,兩手一撐,奇了,竟沒滾下山去,手下竟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哎,是什麼東西呀?怎么好像抓著了一扇門?”白臬小心地推開門,哇!眼前是一條金光四射的黃金街,到處堆著說不名的寶貝,古板上竟鋪滿了兩三寸厚的穀子,一群銀光閃閃的白鴨邊吃著穀子,邊向白臬款款走來。白臬想;“這樣的大災年,莊稼人都沒得米下鍋,得趕快把眾人叫來挑谷救命呀。!白臬忙脫下褲子,用褲筒裝了谷就朝村里跑去。

山下各村子的人聽白臬這么一說,全都轟動了,有的挑籮筐,有的挑水桶,有的拿布袋,跟著白臬直往白鴨山上跑。

這件事也傳到財主朱文財的耳朵里,他忙帶家人,用三輛車子拉著三十個身強力壯的家丁趕到了白鴨山。他見大夥正要裝穀子,朱文財連吼帶罵道:“這是我爹爹的爹爹藏下的寶貝,你們這些窮鬼,竟敢來偷搶,真是無法無天!”罵完就叫家丁們動手亂打。於是你罵我也罵,你打我也打,扁擔對木棍,沖擔對刀矛地同他們對打起來。正打得熱鬧時,“呼”的一聲,只見從洞裡飛出一群白鴨子,有兩隻在空中打了個轉就落在洞口。朱文財一看,只是兩隻寶鴨,激動萬分,便帶著家丁猛撲過去。白鴨子一晃不見了,洞口的泉水直往外涌,就像山洪一樣,把朱文財和打手都衝到懸崖底下,甩得粉身碎骨。當大夥轉身想進石洞去搬玲琅的寶貝時,只聽“轟”的一聲,金街的大門關上了。

後來才知道,這是周道一法師施的法術,他怕世人慾壑難平,毀了金街,所以才施法關門。有人親眼見,當時周道一法師在“雁台”上講經,飛來的一群白鴨全都變成了大雁,伸著長長的頸,聚精會神地聆聽大師講經,時而群雁起舞,時而嚶嚶而鳴。忽然,一陣清風吹來,一朵五彩雲霞飄過,大師便乘雁而去了。

白臬回家後,把從石洞裡裝的穀子,用升子一合,不多不少,恰好二斗,他老娘拈了一顆谷到嘴裡,只覺滿口清香,疾病頓消。白臬見谷能治病,便把仙谷送給四鄉八畈的病人,病人吃了病就好了。從那時起,白鴨山的石崖上,總是飛流直下,山腳下九九八十一村的田地,再也不怕乾早了。文人們給這石上的瀑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它“白臬飛泉”,至今“雁台”上還可看到清晰如“竹”的雁爪跡,文人們叫它“雁台鴻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