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原名白露,鄉人從簡寫作白路,相沿成習,1984年8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名。
行政區劃
轄白露、李家、東坪、花園、吳坊、汀橋、上付、樂家洲8個村委會,85個村小組,53個自然村。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地處平原,臨河低洼;地勢西北高,東南地;平均海拔47.3米,境內最高點位於西陲的小山巒,海拔68.8米,最低海拔41米位於汀橋村陳家組,這也是全縣的最低點。
氣候:屬亞熱帶溫濕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9℃,1月平均氣溫5.4℃,7月平均氣溫29.6℃,生長期年平均201天,無霜期年平均29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81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2239.4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6月最多。
經濟發展
農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果蔗、棉花、油菜為主,是全縣重要棉花產區之一,素有“果蔗之鄉”的美譽。
由於地屬平原,臨河低洼,易受洪澇災害。農作物以水稻、甘蔗、棉花和油菜為主。2000年水稻面積13000畝,總產5033噸,單產387公斤。白露是遠近聞名的蔗鄉,甘蔗是該鄉農民的傳統特產,亦是全鄉的支柱產業。尤其1976年引進廣東果蔗,並經十年改良培育,形成全新品種“崇仁果蔗”後,發展速度顯著加快。2000年種植面積達6800畝,居全縣之首,產量達27200噸,遠銷上海、江蘇、浙江、陝西等省市。棉花種植面積2200畝,總產量167噸,亦是縣內重要的產棉區。養殖業主要是生豬、家禽和蜜蜂,2000年全鄉生豬出欄5540頭,家禽出售49萬羽,蜂蜜產量為全縣最高,2000年達6噸,占全縣總產三分之二。
鄉村企業主要有贛東軋鋼廠、東坪花炮廠、白露鑄造廠等。
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6735萬元,鄉鎮企業產值5275萬元。農業總產值1460萬元,年人均純收入1406元。
2014鄉財政收入達1568萬元,同比增長7.5%。人均生活進一步獲得改善,農民人均收入達8278 元,比2013年人均增長8%,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鄉綜合實力增強。
社會事業
境內有國中1所,完小8所,教職工112人,在校學生1960人。有衛生院1所,醫生5人,村級衛生所8所,衛生員17人。調頻廣播、電視和電話實現村村通。
臨川文化
臨川文化是撫州江右民系創造出來的區域性文化。臨川文化以臨川古治屬為核心,涵蓋現今撫州市十餘縣區。其中就包括白露鄉。
端午
白露鄉因多數為族群集體遷移至此的!故此白露鄉稱各村之間為【族】,白露各族人賽龍舟就在崇仁河!崇仁河自南流向東北出境!端午河道水位會漲高非常有利於或龍舟!端午節,小孩子們也都會吃到用網兜,兜好的紅蛋吃!
白露火車站 !白露火車站設在花園大隊!作為【崇仁果蔗之鄉】產品大多依靠該鐵路遠銷外地,同時也是在外地歸鄉人彼岸!
白露中學
中秋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但在白露鄉這個地方,到了中秋十五這晚必會燒窯,燒窯活動一般需要有活動能力的人組織,召集一些小孩準備材料。先是把幾個土磚擺成一個圓形,圓形的大小則決定著堆窯的高度。兩塊土磚之間各架上一塊紅磚,這樣,便是把窯的基身堆好了。接下來便是堆瓦片,直到堆至窯頂。 燒窯,最先要向窯底土磚留下的一個“火門”裡面放柴。到整個窯身被燒得通紅,也就是堆塔的瓦片都被燒得通紅透明時,也被稱為“紅窯”。當然,要把窯身燒紅,一般都要燒到午夜。燒窯的過程中,火苗時而會躥過窯頂。而當燒到紅窯時,大家將不再往裡添柴,只留有一些殘餘的火苗 燒窯據說是元朝末年,各地人民約定以燒窯為聯絡信號,起義反抗蒙元統治。此後遂成為一項傳統民俗。因元朝貴族在各鄉村作威作福,勒索百姓財物,姦淫良家婦女。他們做賊心虛,怕受百姓報復,規定每甲五戶只能共用一把菜刀,其餘的沒收。元朝末年,黃河連年水災,物價飛漲,人民流離失所,饑寒交迫,於是各地仿照蒙古人的帽子形狀堆成了【品】字形的窯,火燒窯仔,就是火燒韃子,送走瘟神。寶塔燒得越紅,離瘟神越遠,日子越過越紅火,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八月十五這一天,在空曠地方用瓦片砌窯,燃燒猛火,作為行動信號,一齊動手,宰殺那高居人民頭上的蒙古貴族“韃丵子”。從此,燒窯便成為中秋習俗相沿下來。
竹葉船
竹葉船是一代人兒時的記憶,承載著濃濃的鄉土情結,小時候夥伴們都會跑到有竹子的地方,把竹葉摘下,折成船的形狀,其形狀酷似當地龍舟的雛形,故深受小朋友的喜歡,折好竹葉船後,大家會尋到流動的水溝,把竹葉船放置仔水中,大家一起隨竹葉船而行,望望何個的船最先抵達下游口,何個就贏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