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達鄉

白達鄉

白達鄉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洛隆縣轄鄉。1959年設白達鄉,1970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於縣城東,距縣城125公里。面積99平方公里,人口0.1萬。不通公路。轄同尼、白托2個村委會。屬半農半牧鄉,種植青稞、小麥、油菜,牧養氂牛、黃牛、山羊、綿羊。

基本信息

白達鄉白達鄉
白達鄉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念青唐古拉山脈怒江流域。東距藏東門戶昌都302公里,西離首府拉薩1256公里。地處東經95゚10`至96゚40`,北緯30゚15`至31゚15`。白達鄉東南與八縮縣毗鄰,東北靠類烏齊縣,南連波蜜縣,北接丁青縣,西傍邊壩縣,東西長約120公里,南北寬約72公里。

概況

白達鄉白達鄉
整個地勢南高北低,呈扇形向東北方頃斜。全縣幅員面積8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8800畝,草場面積4364666畝,年末牲畜總存欄224566頭(只、匹),林業用地總面積376330公傾,其中森林面積371704公傾,森林覆蓋率45.9。全縣轄7鄉4鎮,76個行政村,289個自然村,總人口為41729人。

解放前,這裡是從內地經昌都去拉薩的必經之道。從唐代起歷代中央朝廷的重臣到拉薩或西藏地方政府的使臣去內地朝見中央朝廷和政府都要途經絡隆,而內地的茶販到拉薩販賣茶葉也必經洛隆。洛隆既是西藏拉薩到祖國內地的交通要道,又是茶馬古道中的一條最重要的道路。

洛隆縣之“洛隆”藏語意為“南谷或南川”。縣境內雖然看不到無邊的大海和遼闊的草原,但這裡群山連綿,山川秀麗,水草豐茂,牛羊成群,林海成片,物產富饒,景色迷人。具有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白達鄉內群山連綿,座座山川秀麗,其中旅遊開發價值較高的山脈有:位於縣城東部約130公里處的馬鞍山(省道303沿線),觀此山使人感到人與自然的異曲同工之妙。位於縣城東部35公里處的翁西伍中山(省道303沿線),此山從正、側面哪個角度看猶如三個背水姑娘,人們稱之為“背水三仙姐妹”,此山記載在詩史《格薩爾王》書中。位於縣城東南部約80公里處的八堆伸山(不通公路)景色優美,不僅包括馬鹿在內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座座山也有神秘的宗教傳說。這裡既是自然生態觀光旅遊愛好者的好去處,也是信仰宗教遊客的理想去處。位於縣城南部45公里處的臘久鄉(只有簡易公路)周圍的多尼山、夏普山有以鹿、藏馬雞、岩羊為主的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僅多尼山就有119隻馬鹿,這裡是旅遊、科考的理想地方。位於縣城東南部20餘公里處的傾多拉山是洛隆縣母親湖——卓瑪郎措湖的源泉。此山是四季不化雪山,別有一番景色;位於縣城西北部43公里處的藥王山有上千種藥材,是個旅遊和藥材加工的理想地方;位於縣城北部45公里處的尼布宗神山、榮拉堅贊大山和豬頭山是旅遊愛好者不應放棄的旅遊景點。如:尼布宗神山,從側面看像戴在活佛頭上的黃尖帽子,從正面看像一隻仰望高空的孔雀頭加上其後山的襯托,此神山自然形成了一隻仰望高空的開屏孔雀。榮拉堅贊大山是藏區無人不知的藏南伸山,此山雄偉壯觀,山腳怒江洶湧澎湃,景色十分壯觀迷人。

峽谷景觀

白達鄉白達鄉
著名的怒江峽谷橫穿縣境120公里,谷中氣候宜人,谷兩岸時而陡峭險峻,時而寬闊明亮,景觀驚險、壯麗、秀美,是科考探險的聖地。遠近聞名的加玉大峽谷,總長27公里,是洛隆連線外界的必經之道,谷中氣候宜人,峽谷兩岸陡峭險峻,素有洛隆“一線天”之美稱,具有“一夫當道、萬夫莫開”之勢。雕刻在石臂上的漢文古詩距今有三百年左右的歷史。橫跨在怒江上空的加玉橋是洛隆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的基礎,該橋十分雄偉,已載入西藏橋樑史冊。

湖泊和泉流景觀:縣境內湖泊眾多,不同顏色,形狀各異的湖泊多達上百處,其中,距縣城36公里的卓瑪郎措湖(藏語意為度姆女神湖),是洛隆縣較大的淡水湖之一,有“藍湖”之稱。卓瑪郎措湖周圍還有大小21個湖,自然形成度姆21贊。湖周圍水草豐盛,景色優美,是一片天然的牧場和迷人的旅遊景點。離縣城約有80公里的拉臘久鄉八美山頂上的八東措湖(藏語意為海螺湖)為全縣最大的湖泊,湖面長約8公里,寬約2公里,湖水呈乳白色,故有“白湖”之稱,湖中常常見到海市蜃樓,聽到仙樂鼓聲等,又稱此湖為“神湖”。與縣城約34公里的碩督鎮麻臘措湖和46公里的俄西鄉夏嘎措湖的湖水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湖水深不可測,鼓有“黑湖”之稱,每當人們走到這兩座湖邊時有一種神密又驚恐的感覺。而本縣馬利鎮瓦河山上的紅湖和臘久鄉八美山的花湖是世界上罕見湖泊,十分神奇美麗。縣境內也有較多的藥用價值極高的溫泉和礦泉水。如布西溫泉、學安溫泉、古竹同溫泉、俄雄溫泉和達翁村和格俄隆村等地的礦泉水含有極高的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礦物質,還有瓦河梅朵瀑布和康薩珠母瀑布等瀑布都有獨特的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