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全彩圖本黃帝內經

白話全彩圖本黃帝內經

《白話全彩圖本黃帝內經》是2006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倪泰一、易洪波。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從根本而言,中國文化有兩大支柱,即陰陽理論和五行學說。陰陽理論為《周易》所奠基,而《黃

白話全彩圖本黃帝內經

帝內經》則是陰陽理論與五行學說的套用典範。

同時。《黃帝內經》是一部極其罕見的醫學養生巨著,與《伏羲卦經》、、《神農本草經》並列為“上古三墳”。在對待疾病的態度上,《黃帝內經》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養、調、治”的基本原則;在對待壽夭的態度上,《黃帝內經》科學地規範了兩個非凡的要點,即“保養和補養”的方法和要領。因此。《黃帝內經》被稱為“醫家之宗”。

《黃帝內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也十分巨大,其理論所包含的人與自然、人身五臟六腑及各部位間互為依存的整體觀念。陰陽理論、五行學說、精氣學說、藏象學說和運氣學說等,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貫穿始終的整體觀念,迄今仍比西方醫學高明。

可以這樣認為,沒有《黃帝內經》,也許就不會有中國醫學,甚至中國文化'的完美體系。

目錄

修訂版前言

原版前言

素問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陰陽離合論篇·第六

陰陽別論篇·第七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六節髒象論篇·第九

五臟生成篇·第十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春三月(農曆正、二、三月),天地間萬物復甦欣欣向榮,人們應晚睡早起,起床後披散頭髮,舒張形體,到庭院裡散步,神志隨著春天的生氣而勃發。而對待萬事萬物,也要符合春天生機蓬勃的特點,應當發生的事物不要扼殺,應當給予的不要剝奪,應當增加的不要失去。這才是對春天生長之氣的正確呼應,也是人體養生的必由之路。違背這個道理就會損傷肝臟之氣,如果春天陽氣不生,到了夏天會陽氣不長,會出現虛寒之症,供給夏季的物質基礎也就差了。

夏三月(農曆四、五、六月)是草蕃木秀、繁衍秀美的季節。其間,天地陰陽之氣相交,植物開花結果。人們應該晚睡早起,不要嫌惡白天太長太熱,應讓心中無存郁怒,和顏悅色,心平氣和;使體內的陽氣能夠向外宣發,並使腠理宣通,暑氣疏泄。這就是適應夏天調養“長氣”的道理。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會損傷心氣,到了秋天就會生病,使適應“收氣”的能力減弱,冬天也還可能生重病。

秋三月(農曆七、八、九月)是收穫的季節,萬物的形態都已處於平定。風氣勁急,暑熱盡消。應該早臥早起,與雞鳴的時間相一致。精神情緒要保持安定,藉以舒緩三秋的肅殺之氣。同時精神要內守,使秋氣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馳,而令肺氣通宣理達。這就是適應秋天“收氣”的道理。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會傷及肺氣,使陽氣在冬季不能潛藏,會生完谷不化的腹瀉病,降低了適應冬天的能力。

冬三月(農曆十、十一、十二月)是“緊閉堅藏”、生機潛伏的季節。河水結冰,大地凍裂。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不要擾動體內的陽氣,為避免寒氣侵襲,應早臥晚起,等到太陽初升時再起床。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緒平靜伏藏,好像有所收穫卻又不露聲色。同時還必須避寒就溫,不要輕易讓皮膚開泄出汗耗損陽氣,這就是適應冬天藏伏的方法。違反了這個道理則傷腎氣,到了春天,會得痿厥病,使春季應發動的陽氣不能生長。

天氣是清淨光明的,它那促進萬物與人類生化的力量含而不露,正因為含而不露,所以才能長生不滅,萬古不衰。若它的力量顯露於外,則日月不分,陰霾晦暗,邪氣將乘虛而入,釀成災害;從而出現陽氣不通、陰氣遮蔽光明、雲霧不升、雨露不正常下降等情景。陰陽不相交,則萬物的生長發育就不能按時進行,即使是生存能力很強的巨大的樹木也避免不了乾枯而死。像這樣惡氣不散發、風雨不調和、甘露不下降,再加上傷害生物的狂風暴雨無規律的侵襲,導致了自然界的秩序紊亂,使天地四時不能保持其平衡,與常規相違背,萬物的生命未及一半便都夭折。在此情況下,精通養生之道的聖人卻能夠適應環境,不發生疾病。萬物適應此類變化,它們的生命力就不會枯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