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蒲事件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在這裡打響蘇中地區、破壞《停戰協定》的第一槍,製造轟動全國的“白蒲事件”。 當晚,國民黨軍隊致函彭卿部稱:“停戰命令,我們亦已收到,今日的戰鬥誤會了。 ”誰料,15日晨,國民黨軍隊兵分三路,猛攻朱家窯、姜家園防地。

事件緣起

白蒲鎮處於蘇北通揚線如皋和南通之間,距離如皋和南通各30公里,水陸交通都很便捷。解放前全鎮從中板橋為界一分為二,南半部為蒲南鎮,屬南通縣(今南通市);北半部為蒲北鎮,屬如皋縣。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在這裡打響蘇中地區、破壞《停戰協定》的第一槍,製造轟動全國的“白蒲事件”。當時,新華社的隨軍記者季音根據“白蒲事件”寫成一部風行全國的小說《第一槍》。解放後,更名《南線》重新出版。

事件的發生,要追溯到抗日戰爭勝利後這一地區的歷史狀況。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1日,人民政權蘇中部隊收復如皋城,駐白蒲的偽如皋保全大隊長朱開治逃往南通。同日,收復白蒲,由當時在如皋城成立的蘇皖區政府三團彭桂卿部駐守。而南通則為國民黨軍隊盤踞,白蒲鎮就成為蘇皖邊區的南大門。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但蔣介石蓄謀發動內戰,於《雙十協定》公布次日,就向國民黨各將領發布內戰密令,策動向解放區發動軍事進攻。這當然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和解放區軍民的沉重打擊,迫使蔣介石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無條件停戰的建議。並於1946年1月10日簽訂《停戰協定》,同日,雙方頒發《停戰令》,並協定組成國、共和美國三方代表參加的“三人委員會”及設立“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負責調處國共雙方的軍事衝突和監督雙方執行《停戰令》。但蔣介石對停戰毫無誠意,在《停戰令》下達的同時,又下達“搶占戰略要點”的密令。這樣,在江蘇的國民黨軍隊,就把目標鎖定在白蒲。1月10日,國民黨駐蘇(州)、常(州)線的七十一軍二七三團由福山渡江至南通登入,二七一團由十一圩渡江至天生港登入。這兩個團於13日同時抵達平潮,當晚在《停戰令》生效時,即12時,向蘇皖一分區白蒲駐軍特務三團前哨陣地挑釁,彭部遵守《停戰令》,未予還擊,退守朱家窯、姜家園一線。國民黨軍得寸進尺,於14日晨又繼續向朱家窯、姜家園進攻,彭部堅守陣地,進行自衛還擊,並喊話叫其執行《停戰令》。當晚,國民黨軍隊致函彭卿部稱:“停戰命令,我們亦已收到,今日的戰鬥誤會了。”

誰料,15日晨,國民黨軍隊兵分三路,猛攻朱家窯、姜家園防地。彭部為避免事態擴大,退守白蒲,國民黨又以飛機、大炮猛炸、猛轟白蒲,彭部仍以大局為重,忍痛撤出白蒲,國民黨軍隊遂強占白蒲鎮。

調處經過

白蒲事件發生後,華中軍區和如皋縣參政會分别致電北平執行部徐州小組,要求來如皋查處,這樣,北平執行部遂決定在執行部徐州小組之下設淮陰執行小組來如皋查處此事。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的軍政人員慌了神,因為破壞《停戰協定》的明明是他們,因此,千方百計地企圖隱瞞事實真相。

這是當時報紙上登載的一篇短文:“在×雜貨店門口……國民黨九十一師二七三團的一位排長,以指揮士兵打掃街道為名,挨家挨戶問道:‘喂,老闆,你曉得我們幾時到白蒲的?’態度似乎比平常客氣。

被問的老闆遲疑了一下,扳指一算,‘噢,我想想,是臘月十三,照陽曆算是1月15號。’

‘1月15號?不對,不對,我們是1月13號來的。’

老闆驚奇地瞅著對方:‘你記錯了,那天你倈弟兄上我家店裡來,我家伢兒還嚇得哭起來的。’

‘瞎說!我們是13號來的。記住:13號,不是15號。假如有人來調查,你要說中央軍(指國民黨軍隊)是上個月13號來白蒲的,懂嗎?’

老闆沒有弄懂:‘怎么?日子好搬前兩天嗎?’

排長光火了,不耐煩地:‘叫你這樣說,你就這樣說,如果說錯了,我們要找你……。’”

儘管國民黨耍盡了花招,但人民還是要講真話的。3月13日,執行小組到達如皋時,白蒲徐莊國小校長徐浩泉,被白蒲人民推為人民代表,赴如皋晉見執行小組,以鐵的事實控訴國民黨軍隊破壞《停戰協定》於1月15日強占白蒲的罪行,他還把國民黨1月15日強占白蒲時被殺害者的靈位都捧來了,上面的死亡日期都是1月15。執行小組中的美國代表鄧克中校,也只得當面承認負責調查處理。

3月18日上午11時,執行小組冒雨由如皋南下,行經丁堰鎮時,丁堰人民呈上國民黨軍15日狂轟濫炸白蒲時給丁堰鎮留下的炸彈片。下午2時許,抵達林梓鎮時,當時彭桂卿駐守在林梓,彭桂卿向執行小組詳細報告了白蒲事件的經過,並提出3點調處的具體要求:要求恢復停戰前雙方駐守的陣地,懲辦肇事者和賠償老百姓的損失。下午5時,執行小組改乘快船去白蒲。國民黨如皋縣長王運典以如皋縣政府的名義,向執行小組呈送備忘錄,這就是本文前所說的被繳獲的那份造假的第一號備忘錄,原底稿上寫道:“國軍(指國民黨部隊)七十一軍九十一師二七一、二七三(按:應為二七二)兩團,奉令開赴如皋整訓,於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四日(在底稿上划去“四”字改為“二字”,實為15日)抵達白蒲,本府亦隨軍來蒲復員,接奉停戰命令,遂乃遵令終止前進,留駐白蒲……”

這份備忘錄,是在國民黨南通專員徐謨嘉授意下,由國民黨如皋縣長王運典精心策劃而成的,原本想在執行小組(主要是美國人面前)撈取救命稻草。可美方代表鄧克聽到王運典的陳述,大為惱火,你們一會兒講是13號進白蒲的,一會兒講是12號進白蒲的,一會兒又講本應是到如皋去整訓,而行至白蒲接到停戰令中途停止前進的。特別鄧克已在如皋城停留了4天,親眼看到如皋城是共產黨的蘇皖邊區第一專員公署所在地,是共產黨解放區,你們怎么可能把部隊開到如皋去整訓呢?會後,鄧克向國民黨代表楊超大發雷霆,指責“你們的伎倆太卑劣了”。

國民黨輸理不認理,相反,卻大開殺戒。3月18日,執行小組到達南通,南通進步青年集會歡迎,向執行小組要求民主,反對內戰,當即遭到國民黨軍警鎮壓,並秘密逮捕暗殺參加鬥爭的8位進步青年,製造了轟動全國的南通“三·一八”慘案。21日,國民黨又派朱開治部副官沈寶光帶領50餘人,攜輕機槍1挺,由國民黨佳姚鄉指導員肖弼帶路,竄抵顧家莊徐浩泉家中,惡狠狠地說:“看你再控訴”,舉槍殺害了徐浩泉,釀成徐浩泉血案。

“白蒲事件”、“三·一八慘案”、“徐浩泉血案”,當時在延安黨中央的報紙《解放日報》上都有報導,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還在重慶就這3起事件,向國民黨提出了嚴辭斥責!

事件結局

“白蒲事件”的調停,總共進行了83天,美方代表始終袒護國民黨,沒有任何結果。國民黨正好爭取時間調兵遣將,先後把第一綏靖區李默庵的八十三、四十九、二十一、二十五、六十五5個整編師及第六十九師九十九旅,共12萬人,調至蘇中解放區前沿,企圖首攻如皋、海安,鞏固其沿江一線陣地,爾後沿通榆線和運河線北犯,一舉吞併蘇中解放區。蘇中軍民對國民黨這一陰謀,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當國民黨軍雲集南通、揚州、靖江之際,粟裕率華中野戰軍開抵蘇中前線,除以一部置於運河線阻止揚州之敵北犯,主力集結於如皋、海安地區待機殲敵。在如皋、海安、泰興和邵伯打響了“蘇中七戰七捷”之役,殲國民黨56000餘人。而國民黨如皋縣長王運典、這份《備忘錄》的炮製者,帶著還鄉團殘部,跟隨四十九師王鐵漢部前進至鬼頭街時,也隨著王鐵漢全軍覆沒而成了階下囚,後被人民法庭公審槍決。

這卷舊政權檔案除了留下了國民黨破壞《停戰協定》的罪證外,還把當時執行小組的名單記錄得很翔實。卷中列有一份執行小組名單,其中,美方代表為鄧克中校。國民黨代表為肖鳳歧上校、楊超上校、王富榮少校。中共代表為韓念龍上校,嚴振恆中校,另有新華社記者荊斯(勛?)、樊發源以及翻譯和工作人員共15人。這對黨史工作起到了“補史之缺”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