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簕枝葉[白簕枝葉]

白簕枝葉[白簕枝葉]
白簕枝葉[白簕枝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簕枝葉,性微寒,苦味中藥材,

生境分布生於村落,山坡路旁、林緣和灌叢中,垂直分布自海平面以上至3200米。 分布於中南至西南各地。

藥用部位以根或根皮、嫩枝葉入藥。

形態特徵

攀援狀灌木,高1-7m。枝細弱鋪散,老枝灰白色,新枝棕黃色、疏生向下的針刺,刺先端鉤曲,基部扁平。葉互生,有3小葉,稀4-5;葉柄長2-6cm,有刺或無刺;小葉柄長2-8mm;葉片橢圓狀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稀倒卵形,中央一片最大,長4-10cm,寬36.5cm,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上面脈上疏生剛毛,下面無毛,邊緣有細鋸齒或疏鈍齒,側脈5-6對。傘形花序3-10,稀多至20個組成頂生的傘形花序或圓錐花序,直徑1.5-3.5cm;總花梗長2-7mm,無毛;萼筒邊緣有5小齒;花黃綠色,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2mm,開花時反曲;雄蕊5,花絲長約3mm;子房2室,花柱2,基部或中部以下合生。核果漿果狀,扁球形,直徑約5mm,成熟果黑色。花期8-11月,果期9-12月。

成份 根、葉主要含有:3α,11α-二羥基-羽扇-20(29)-烯-28-酸[3α,11α-dihydroxylup-20(29)-en-28-o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三十烷醇(triacontanol),三十二烷醇(dotriacontanol),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等成分。莖主要含脂肪酸(fatty acid),正十五烷酸(n-pentadecano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十七烷酸(margar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等成分。

生長環境

生境分布生於村落,山坡路旁、林緣和灌叢中,垂直分布自海平面以上至3200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南至西南各地。

主要價值

藥名: 白簕枝葉

別名:白茨葉、白勒遠

漢語拼音:Bái Lè Zhī Yè

白簕枝葉組圖 白簕枝葉組圖

英文名:Acanthopanox trifoliatus (L.)Merr.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Merr.

科屬分類: 五加科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活血消腫藥;除濕斂瘡藥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嫩枝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或開水泡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中藥名: 根或根皮:三加皮:嫩枝葉:白簕枝葉:花:三加花

性味功能

白簕枝葉 白簕枝葉

根:苦、辛,涼。 嫩枝葉:苦、辛,微寒。 根:能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活血疏筋。 嫩枝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除濕斂瘡。 花:解毒斂瘡。

主治用法

根:感冒發熱,咽痛,頭痛,胃脘疼痛,泄瀉,痢疾,肋痛,黃疸,風濕痹痛,腰腿酸痛,跌打骨折

,乳癰,瘡瘍腫毒,蛇蟲咬傷。

嫩枝葉:感冒發熱,咳嗽胸痛,痢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刀傷,癰瘡疔癤,口瘡,濕疹,疥瘡,毒蟲咬傷。花:漆瘡。

服用

1. 感冒發熱:三加皮根15-60克。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2. 咳嗽及哮喘:刺三加根15克,倒生根15克,葵花杵心15克,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3. 麻疹合併肺炎:白簕根、青桐木、麥冬、桑白皮各6克,葛根9克。水煎服。(梧州地區中草藥)

4. 風濕關節痛:(白簕花)根30-60克。酌加酒水各半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5. 濕疹:(白簕)根30克,燉豬肥肉服;另取(白簕)根適量,水煎外洗。(福建藥物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