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名稱:白尾鸏
別名:長尾鸏
學名:Phaethon lepturus
英文名:Long-tailed Tropic-bird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Daudin, 1802
二名法:Phaethonlepturus
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PhylumChordata)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綱:鳥綱(Aves)亞綱:今鳥亞綱(Neornithes)目:鵜形目(Pelecaniformes)科:鸏科(Phaethonitae)屬:鸏屬(Phaethon)種:白尾鸏
分布: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
大小量度為:體長370一40O毫米,加上延長的尾羽為680-990毫米。嘴峰44一51毫米,翅252-282毫米;中央尾羽360—575毫米,跗跖21一23毫米。
白尾鸏是一種遊蕩性海鳥,除繁殖期回到原來的繁殖地外,成年在熱帶海洋中漂泊遊蕩。
描述
體型略小(37厘米,不包括尾部飄帶)的白色海鳥。尾部長飄帶白色。成鳥:主為白色,具黑色眉紋,黑色翼尖,翼上有兩道黑色斜紋。亞成鳥:尾無延長,上體具黑色粗紋,初級飛羽上的黑色比紅尾鸏多。體型比其他兩種鸏為小;虹膜-深色;嘴-橘黃或黃色;腳-近灰,蹼黑。白尾鸏全身主要為白色。初級飛羽黑色,尖端白色,初級飛羽內側具寬的白緣,其後白色逐漸增多,到第7枚初級飛羽時則全為白色;外側次級飛羽純白色,最內側次級飛羽和肩羽黑色,具寬的白色羽緣,內側小翼覆羽白色,其後黑色,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尾羽具黑色羽軸,中央兩枚尾羽特形延長,白色,羽軸黑色。
叫聲:飛行時發出嗒嗒作響tetetete及tik,在巢時發出大聲尖叫。
分布範圍
熱帶及亞熱帶的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白尾鸏分布於熱帶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以及紅海和波斯灣一帶,包括印度洋馬斯卡林群島、塞席爾群島和安達曼群島,印度西部沿海、西印度群島和百慕達,幾內亞灣和阿森松島,聖誕島,太平洋西南部島嶼。在中國僅見於台灣省,數量非常稀少。分布狀況
迷鳥在台灣附近的海上有記錄。
習性
高高在海面上空盤鏇或鏇轉或折轉,然後扎入海里取食。
繁殖
繁殖於熱帶海洋岸邊和島嶼上,營巢在洞中。也在岩石縫隙,離地數米高的樹杈和地上及海邊懸岩上營巢。求偶期間雌雄鳥常在巢地上空,圍繞巢地上的樹叢或在樹叢間前、後、上、下不斷的飛翔。有時亦出現爭偶爭鬥。爭偶時彼此在巢位上面嘴咬著嘴靜靜的爭鬥,嚴重時可能導致死亡。不營巢,沒有任何營巢材料,每窩產卵一枚。卵白色,具暗紫褐色斑。卵的大小為50-56×36-41毫米。雛鳥晚成性。雛鳥孵出後雖全身被滿了絨羽,但仍需親鳥餵養近兩個月才能離巢飛翔。
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