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匏仔

白匏仔

白匏仔又名白面風、白鶴葉。是台灣平地至低海拔山麓及叢林中最常見的樹種.具有醫用價值。可以用於胃痛,痢疾,子宮脫垂,中耳炎,水腫,老人視力減退,腎虧,小兒發育不良。木材可供制木屐,器具及作炭材等。原住民以白匏仔預測颱風是否會來臨。

基本信息

前言部份

種名: 白匏仔
學名: Mallotus paniculatus (Lam.) Mnell.-Arg.
別名: 白面風、白鶴葉、白面戟、白桃葉、酒藥子樹、白膜樹
科: 大戟科
屬: 白背葉屬
產地分布
分布日本。

形態特徵

直立灌木或小喬木,高1.5~15m。小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白色或微黃色星狀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8cm,密被白色星狀毛;葉闊卵形,長4.5~23m,寬3.5~16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平或短截形或略呈心形,具2腺點,全緣或頂部3淺裂,有稀疏鈍齒,上面綠色,被星狀柔毛或近無毛,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狀絨毛,有細密紅棕色腺點;掌狀脈3條。花單性異株;雄花序為不分枝或分枝的穗狀花序,頂生,長15~30m,被黃褐色絨毛;雄花簇生;具短梗或近無梗;萼3~6裂,裂片卵形,不等長,外面被密毛,內面有紅色腺點。鑷合狀排列;無花瓣;花盤無腺體;雄蕊多數,花絲分離,花葯2室;雌穗狀花序不分枝,頂生或側生,略比雄花序短,約15mm,果時圓柱狀;雌花單生;無柄;花萼鍾狀,3~5裂,裂片卵形,長3~4mm,外被星狀絨毛;無花瓣;子房有軟刺,刺上密生星狀柔毛,3~4室,花柱上短,基部連合,被皮刺及稠密星狀毛。果序圓柱形,長2.5~15m以上,直徑2~3cm;蒴果近球形,密被羽狀軟刺和灰白色或淡黃色星狀絨毛,軟刺長2~6mm,種子近球形,黑色,光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生長習性
產野桐是台灣平地至低海拔山麓及叢林中最常見的樹種,常大量發生於二次林中,喜陽光充分照射之向陽處。
園林用途
野桐因其隨處發生,生長迅速,雖樹形不佳,但可供水保持植物;其木材輕軟以前曾經充做製造木屐,或線香之材料。
繁殖培育
種子繁殖。
藥用套用
胃痛,痢疾,子宮脫垂,中耳炎,水腫,老人視力減退,腎虧,小兒發育不良。木材可供制木屐,器具及作炭材等。原住民以白匏仔預測颱風是否會來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