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發電規劃
太陽能聚光發電是將太陽輻射從面積上濃縮產生高溫發電的裝置。由於聚集後可以產生高溫,因此通常該技術用於與熱機相連構成發電系統。圖1是該系統示意圖。太陽能聚光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140年前(D.Mills,2003),Mouchot和Pifre於1882年在法國所做的研究工作。其後,在1888年Ericsson,1901年Eneas,1913年Shuman和1968年Francia在該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70年代的石油危機,太陽能熱發電得到了重視,一批大規模的太陽能槽式,碟式和塔式聚光器在世界各國安裝。如,發電總功率354MW的槽式太陽能熱電站美國在美國加洲建成,在十幾年間已經發電超過5000GWh。
水利發電規劃
黃河水利資源豐富,開發條件優越,乾支流理論蘊藏量和可開發的資源量在我國七大江河中居第二位。開發利用黃河豐富的水電資源,對最佳化能源消費結構,緩解由於大量消費煤炭和石油所帶來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改善西北、華北和河南電網的電源結構,提高電網供電質量和經濟效益都有重要的意義。黃河乾支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4051萬kW,年電量3552億kW?h,可能開發的裝機容量在1萬kW以上的水電站104座,總裝機容量3344萬kW,年發電量1239億kW?h。
黃河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幹流上。幹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973萬kW,年電量2607億kW?h。可能開發的水電站有46座,裝機容量3128萬kW,年發電量1137億kW?h,占全流域可開發電量的91.8%。幹流的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野狐峽以上,野狐峽至青銅峽、河口鎮至花園口3個河段,年電量分別占全乾流的24.2%、51.8%和23.7%。其中,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和河口鎮至禹門口河段,梯級電站開發的自然條件和建設條件好,淹沒損失小,技術經濟指標優越,綜合利用效益顯著,分別列為國家重點開發建設的12個大水電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