癩疥瘡

疥瘡是由疥璊(疥蟲)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疥蟲寄生於人體皮膚表皮內,在其中產卵、活動,引起好發部位發生丘皰疹或小水皰,伴有奇癢。本病全國各地均可發病,無性別差異;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傳染性大,蔓延迅速,常在家庭和集體中流行、傳播,多人同時或先後患病。若治療處理不當,病情可反覆加重,呈慢性經過。

臨床表現

1.基本皮損為針頭大小丘皰疹、水皰及疥蟲在表皮內掘出的隧道;部分患者陰囊、陰莖上可生成黃豆大的結節;

2.皮損好發於指縫、腕部屈側、下腹部、股內側上部、外生殖器等處,頭面、掌蹠不多見,但嬰幼兒多全身發病,掌蹠常有膿皰;

3.皮膚瘙癢劇烈,尤以夜間為甚;4.搔抓可繼發濕疹樣變、膿皰瘡、毛囊炎、癤病等。

診斷鑑別

診斷依據

1.有接觸傳染史,周圍多人患病。

2.皮疹為小丘疹、水皰、隧道、結節等。

3.好發於指間、腕部屈側、下腹部、股內側、外生殖器等處。頭面、掌蹠不多見(嬰幼兒除外)。

4.自覺劇癢,夜間尤甚。

5.皮疹處可找到疥蟲或蟲卵。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1.按接觸性傳染病隔離,消毒衣物寢具,周圍患者需同時治療。

2.病原治療。以外用藥物為主。

3.止癢。

4.繼發濕疹樣變者,參照濕疹治療原則。

5.繼發感染者,給以抗生素治療。

6.小兒用藥與成人用藥不同。

7.陰部疥瘡結節可用皮損內注射療法。

用藥原則

1.全身塗藥,有無皮疹處均要塗藥,用藥量較大。

2.兩周后發現新皮疹,再重複第二療程治療。

3.繼發濕疹樣變者,參照濕疹治療原則及用藥。

4.繼發感染者,給以抗生素治療,參照球菌性皮膚病的抗生素藥物治療。

5.小兒用藥與成人用藥不同,使用濃度偏低的硫磺製劑為宜。

6.陰部疥瘡結節可用皮損內注射療注。

7.止癢可選用1-2種抗組胺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