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書

異書

“異書”就是字的不同寫法,比如孔乙己說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那么除了最正式的寫法外,其餘的三種就都是異書。

名詞解釋

錢幣上最常見的異書是繁體的“寶”字,如果一種錢幣既有“缶”寶版,又有“爾”寶版,就可以說“爾”寶版是異書版。錢幣上最有名的異書可能是北洋34年庫平七錢二,其中“3”和“4”兩個數字有多種寫法,除了最普通的版本以外,其餘的都可以叫做異書。

詞語·異書

【拼音】:yì shū

【注音】:ㄧˋ ㄕㄨ

[詞語解釋]

珍貴或罕見的書籍。

【出處】:《後漢書·王充傳》“著《論衡》八十五篇” 李賢 注引 晉 袁山松 《後漢書》:“ 充 所作《論衡》,中土未有傳者, 蔡邕 入 吳 始得之,恆秘玩以為談助。其後 王朗 為 會稽 太守,又得其書,及還 許 下,時人稱其才進。或曰:‘不見異人,當得異書。’”

【示例】: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典籍》:“秘書監 牛宏 表請分遣使搜訪異本,每書一卷,賞縑一疋,校寫既定,本還其主,由是人間異書,往往間出。” 宋 蘇軾 《次韻韶倅李通直》之二:“欲從 抱朴 傳家學,應怪 中郎 得異書。”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誇示異書……故往往托古籍以炫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