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識別:
植株地上部分均可染病,以果實特別是青果發病為重。葉片發病多由葉緣向內呈“V”字形擴展,初為水漬狀後為黃褐色或茶褐色病斑。染病的花落到葉面上可形成圓形或梭形斑,潮濕時表面生有灰色霉層。番茄果實發病多由花器侵入,果蒂、果柄或臍部首先顯症,病變部果皮呈灰白色水漬狀軟腐,上覆厚厚的灰色霉層。青果大小均可受害,第1、2穗果受害重。發病原因:
番茄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亞門真菌、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該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條件適宜時,萌發菌絲,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和人們生產活動進行傳播。其發病適溫20-25℃,最高32℃,最低4℃,對濕度要求嚴格,空氣相對濕度達90%時開始發病,高濕維持時間長,發病嚴重。
發病規律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菌絲及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地表或土壤中越冬越夏,在冬暖大棚栽培的番茄植株上可周年為害。成熟後脫落的分生孢子借氣流、澆水、棚室滴水、農事操作及病組織自然散落進行傳播,在低溫高濕條件下萌發牙管,由寄主開敗的花器、傷口、壞死組織侵入,也可由表皮直接侵染引起發病。不斷重複感染,擴大危害。病菌對濕度要求很高,保護地溫度高濕的環境條件特別與病菌感染,一般在春節前後氣溫低,放不出風,濕度又高,非常有利於灰霉病菌的侵入和再侵染、流行,即使到3月份白天可以放風,但晚上相對濕度仍在80%以上。早春低溫陰雨、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易出現發病高峰,特別是澆水後遇低溫更易加重病害流行。花期是侵染高峰期,番茄灰霉病菌多從開敗的花瓣中侵入,引起發病,繼而再侵入果蒂,引引起果實腐爛。尤其是在第1、2穗果膨大期澆水後,病果劇增,是爛果高峰期。防治不及時也是造成病害損失的原因之一。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
通過放風時機及次數的靈活掌握,來調控大棚內溫濕度,儘量減少葉面結露和降低濕度。24℃以上的氣溫不利於病害的發展,上午遲放風,使棚內升溫到31—33℃之間,超過33℃開始放風。如果近中午仍在25℃以上,可以繼續放風,但下午溫度需維持在20—25℃,降至20℃時必須閉棚,以使夜間溫度保持在15—17℃之間。
2、農業防治
及時摘除病花、病果、病葉,集中高溫堆漚或深埋,避免傳病。大棚內採用地膜覆蓋,避免大水漫灌,澆水後及時通風降溫。
3、化學防治
50%撲海因1000倍液,特立克600-800倍液、萬霉靈800倍液,40%施佳樂懸浮劑1200倍液,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菌核淨8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5%特克多(噻菌靈)懸浮劑3000倍液,60%防霉寶超微粉劑500倍液,2%武夷菌素(BO-10)水劑150倍液,以上藥劑交替使用,每5天1次,連續噴灑2—3次,每10—15天摻加1次1000倍“天達-2116”,以便提高藥效,增強植株的抗逆性能。若遇陰雪天,改用百菌清粉塵劑或利德煙霧劑防治。
4、生物防治
治療:使用3億CFU/克哈茨木黴菌兌水進行均勻噴霧,3-5天1次,連打2-3次;打住後,轉為預防。
預防:使用哈茨木黴菌300倍稀釋進行噴霧,每隔7-10天噴施一次。
治療效果描述:用藥效果與用藥習慣(用藥時機、噴霧方法及用藥量等)、作物綜合管理及天氣情況關係密切,一般在病害發生中前期,按方案使用,用藥1-2次,即能控制病情。
5丶中藥防治
預防:將《霉止》按500倍液稀釋噴霧。
治療:方案:《霉止》50ml+《大蒜油》15-20ml,3-5天1次,連打2-3次;打住後,轉為預防。
植保技術
多年經驗證明,溫棚番茄灰霉病防治需要把好六道關,才能得到有效防治。現介紹如下:(1)品種關
品種間抗病性尚待對比驗證調查,但已知大紅硬果番茄比粉紅果番茄對灰霉病抗性強。如:瑞麗、瑪格麗特、以色列189、台灣百利等。推廣套用高抗灰霉病番茄品種是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基礎。
(2)清園關
重點是抓好3點:一是整地前清除上茬殘枝敗葉減少菌源;二是大棚定植前高溫悶棚和熏蒸消毒,利用夏秋休閒高溫季節,密閉大棚,溫度提高到45℃以上持續2~3天,利用高溫殺滅殘留天氣殘留或用硫磺熏蒸:每40~50平方米放置一個內裝250克硫磺加500克鋸末瓦盆,密閉大棚點燃熏蒸殺菌;三是及時摘除病花病果。病花和病果可造成再次傳播,生長期間及時摘除病果、病花、病葉,輕摘輕拿,集中銷毀,減少擴散。清潔田園是減少初侵染和再侵染的關鍵。
(3)陰雨(雪)天前預防關
灰霉病是低溫、高濕性病害,天氣臨前禁忌灌水,切忌大水漫灌,造成陰雨(雪)天棚內濕度過大,要根據天氣預報,在陰雨(雪)天到來之前及早噴灑保護劑,如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600倍液也多菌靈等,陰雨(雪)天前預防是減少發病的重要步驟。
(4)陰雨天管理關
溫度20℃左右,陰雨(雪)天光照不足,保護地濕度大,通風不及時,相對濕度在90%以上,結露時間長,是灰霉病發生蔓延的重要因素。陰雨(雪)天低溫、高濕度、寡照,此時切忌噴藥,防止濕度再度增加。陰雨(雪)天光照弱、溫度低,又難以人為控制,所以,一定要按時通風,只要不會引起溫棚溫度驟降一定通風,只是通風時間短一些,可根據天氣和溫度狀況在中午通風1~3小時,降低溫棚內的空氣濕度,控制病害流行。陰雨(雪)天氣時間長,或在灰霉病發生初期可施用10%速克靈煙劑等熏蒸,每畝次250克,連續2~3次。陰雨(雪)天科學管理是減少病害的重要措施。
(5)陰天過後治療關
陰雨(雪)天過後,發病期用根據發病輕重連續2~4次,建議上述藥劑要交替、復配使用,提高藥效。要求藥要噴到花及幼瓜上。陰雨(雪)天過後噴藥治療是控制病害的重要環節。
(6)田間管理關
溫棚番茄要大力推廣起壟栽培、地膜覆蓋、膜下澆水等措施,降低溫棚空氣濕度,不僅有效控制灰霉病,而且提高植株生長勢,增加產量。要改善溫棚透光條件,要合理密植,防止密度過大,造成中下部通風透光不良;及時整治打杈,摘取下部老葉;經常擦洗棚膜,保持棚膜潔淨,提高透光率。在花期點花時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沾花或噴花效果明顯。田間管理是減少灰霉病發生的基本措施。
藥劑防治技術
(1)苗期:定植前在番茄苗床用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噴施,選擇無病苗移栽。(2)初花期:第1穗果開花時,用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噴施,5—7天用藥一次,進行預防。
(3)果實膨大期:在澆催果水(尤其在澆第一、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進行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噴霧防治,5—7天用藥一次,連用2—3次。
治療用藥:
(1)灰霉病初發時一般僅表現在殘敗花期及中下部老葉,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稀釋噴施,7天用藥1次;連續用藥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狀消失(病部乾枯、無霉層),一般7—10不再表現危害症狀,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殘留病菌在條件具備時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時採用預防方案用藥,具體為: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稀釋噴施,5—7天用藥1次,間隔天數及用藥次數根據植株長勢和預期病情而定。
(2)發病中後期,可採用中西醫結合的防治方法,如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碧秀丹(氯溴異氰尿酸)30g或丙環唑10ml或38%惡霜菌酯600倍加果寶或乙霉多菌靈20g,兌水15公斤,3—5天用藥1次。溫室大棚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技術。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1000倍液均勻噴施病葉或病果,或38%惡霜菌酯1000倍液均勻噴施,50%速克靈l000倍液,50%撲海因1000倍液,特立克600-800倍液、萬霉靈800倍液,40%施佳樂懸浮劑1200倍液,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菌核淨8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5%特克多(噻菌靈)懸浮劑3000倍液,60%防霉寶超微粉劑500倍液,2%武夷菌素(BO-10)水劑150倍液,以上藥劑交替使用,每5天1次,連續噴灑2—3次,每10—15天摻加1次1000倍“天達-2116”,以便提高藥效,增強植株的抗逆性能。若遇陰雪天,改用百菌清粉塵劑或利德煙霧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