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國故城

番國故城

番國故城在今河北省信陽市固始縣城及北郊一帶,分內城與外城。 番國故城原在信陽附近,後遷固始。 在信陽長台關楊河等地出土的東周墓中出土有番國銅器。

詳細介紹:

番國故城在今河北省信陽市固始縣城及北郊一帶,分內城與外城。外城周長13.5公里,內城位於外城東北部,周長6.5公里。番國故城原在信陽附近,後遷固始。在信陽長台關楊河等地出土的東周墓中出土有番國銅器。在固始侯古堆1號大墓中出土有帶“鄱子成周”銘文的青銅器,為番國夫人墓。反映了信陽為中華潘氏祖根地。

番國故城遺址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存.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番國故城遺址是東周時期淮河流域小國城址的珍貴 實例,它所蘊涵的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番國故城
番國故城外城牆13.5公里,內城牆6.5公里,還有叫完整的護城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考古工作者在故城內外發掘了多處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葬,出土了大批青銅器,玉器.木漆器,陶器.尤以”侯古堆春秋大墓”出土的番國器物編鐘,編博,九鼎,銅鋪,肩興等.震驚中外.另外,在城牆附近還出土了楚國金幣”欹爰”.
番國故城2300多年來,一直是固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地點未變,這在全國也屬罕見.更為特殊的是,他與現代城市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除了它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和景觀價值外,還具有明顯的文化旅遊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