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
由姓在歷史上形成了長沙等郡望。歷史名人有:漢代長沙太守由章、平原相由廣國,明代隆慶進士由禮門、沁州知州由九峰等。當代分布較廣泛,並在滿、蒙古等民族中有一定數量人口。山東由姓
據宗譜記載:山東的由姓基本都是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俗稱小雲南),遷移並流布到全國各地的。舉家遷移的由姓先祖是由士文、由士武、由彥祥、由彥禎兄弟四人及他們的後人。在移民的路途中,曾在河北棗強一帶停留過,並留下了一些由姓子弟。由於移民是強迫性的,再加上離散後疏於聯繫和時間的淡漠作用,各地的由姓人便形同陌路了。流落在山東的由姓先祖由士文、由士武、由彥祥、由彥禎四兄弟及其後輩在很多地方留下了由姓後人,其中由氏彥禎、彥祥最終在長山縣大尚由莊(即現在的鄒平縣西董鎮由家河灘)居留,後彥禎遷往淄邑東高村(即現在的鄒平縣大臨池鎮東高村);由氏士文、士武則遷往登州(蓬萊,福山縣境內)居住。同樣,在移民的途中,不斷有由姓的後人留居在了聊城、新泰、青島、蘭村、乳山、萊陽、掖縣、蓬萊等地,所以,在這些地方,現在還有由姓人的村莊。而山西老家已找不到大範圍的由姓居民了。
據記載,在清朝乾隆和雍正年間,駐留在山東福山崗嵛村的由氏家族,由於人丁旺盛,部分由姓人又南遷至海陽縣,在當地的大沽頭村居留,隨著人口繁衍較快,又分遷至小沽頭村一部,由姓人把這兩地叫做“大由家”和“小由家”,由於小由家的人口很快就超過了大由家,所以,就流傳起了“大由家不大,小由家不小”的說法。
有幾批由姓人還分遷到了東北各地,像遼寧錦州、大連、黑龍江、吉林,甚至內蒙古各地。現在,這些地方的由姓人的數量已遠遠超過了山東福山崗嵛村。
而上將由喜貴據說是流落在河北的由姓人的後代。
遷至崗嵛後,由於由姓繁衍較快,人支旺盛,很快就成了崗嵛的大姓。為此,由氏老祖,將一口鐵鍋打成四塊,分給四個兒子,設立了東、南、西、北四支,分別居住於崗嵛村的東南西北四方。
族譜記載:由士文 由士武為山東福山由姓一世祖,二祖的子孫統一排序,即:二世“好”,三世“勇”,四世“泰”,五世“敬”,六世“庭”,七世“尚”,八世“大”,九世“幸”,十世“東”,十一世“生”。自十二世開始分支,士文祖的子孫為南支和西支,士武族的子孫為東支和北支。
南支十二到三十一世的輩分排序為:風、景、成、水(氵)、文、丕(培)、毓、芝、其、相、新、繼、衍、祖、德、繁、榮、永、錦、昌;
西支十二到二十九世的輩分排序為:化、玉、方、中、年、邦、鴻、克、守、業、敦、厚、傳、家、承、續、豐、盈;
東支十二到三十五世的輩分排序為:啟、永、安、學、積、善、延、慶、壽、和、長、春、官、立、興、竹、經、緯、霄、漢、志、向、沖、雲;
北支十二到三十五世的輩分排序為:道、香、萬、世、文、秉、兆、憲、寶、浮、振、蔭、君、茂、承、惟、鍾、宜、得、希、銘、作、樹、紹。
而分布到東北各地的由姓後人的輩序從乾隆和雍正年間的“東”字輩後就自行編排,已與山東的由姓論不上了。
東北由姓
清代順治年間,清政府頒布《遼東招民開墾令》,關內漢民陸續入境。東北由姓最早一個支系,進入東北墾荒謀生。東北由姓以移居遼南的大連、遼東的丹東、遼西的朝陽為最早,皆源自山東登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登州升為府,隸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轄一州七縣,今煙臺市域)。大連甘井子區由家村的由姓,據現有的族譜記錄可知,應該是康熙年間到關外落戶的。丹東(包括岫巖大洋河一帶)的由姓一般認為是清代乾隆27年到32年之間自山東登州府海陽縣沽頭村,經海路陸陸續續遷移而來,但是經丹東來到東北的由姓人口,經過不斷的遷徙,現在在人數上要遠超過大連的由姓和朝陽的由姓,廣泛分布在吉林、黑龍江一帶。目前,發源於山東登州府的闖關東由姓後人約有4-5萬人,占全國由姓人口的三分之二。丹東東港由氏宗族所凡字輩對照表(簡表)
位於北井子、臨海、新海、八家子、棗山、菩薩廟、范家山北土房東、丹東浪頭等凡字如下:由百戶、由應標、由恪、由全盛與由全增、由德祥、二字名(例如由果、由樂等)、文、年、洪、振、春、廣、遠、盛、世、長、慶……
由忦後代凡字如下:
由百戶、由應斌、由忦、由全枝、由德元、由格、文、舉、善、教、永、傳、能(永、明)、大……
棗山大由家屯、小由家屯以及馬家店三家子由姓凡字如下:
由百戶、由應標(?)、由乾、由全遠、由德欽、由佩、方、希、作、述、永、傳、家(大、玉)……
東尖山、古家三隊由姓凡字如下:
由百戶、由應標(?)、由賢、由全忠、由德本、宗、克、萬、長、清、永、傳、玉、國……
由玉林一支凡字如下:
由玉林、來、顯、世、自、輝、天、忠、廷、學、德、喜、寶、仁、福、財……
由雲重、由雲亭後裔凡字如下:
雲、玄、世、連、忠、文(克)、萬、長、振、春、展(德)、永……
新力由姓凡字如下:
秸、奉、來、兆(尚)、二字名、永、振、文、廣、全、成、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