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孫誥甬鐘的鐘身呈合瓦形,鐘口大而舞部小。上有甬,為八稜體,上細下粗,甬下有旋,旋上有長方形旋蟲。乾作長方形,中有長方形孔。甬部上飾4組蕉葉紋,篆間有枚柱9個,枚下有基坐。
王孫誥甬鍾為一套編鐘其中的一枚。這套編鐘共26枚,最大的一件通高120.4厘米,舞修52.3厘米,銑間59.75厘米,重152.8公斤。最小的一件通高23.35厘米,舞修10.6厘米,銑間12.25厘米,重2.5公斤。26件鐘形制相同,大小遞減。每枚編鐘上均鑄有銘文,銘文全篇共有113個字,4件合鑄一篇。銘文大意是:王孫誥為款待楚王、諸侯及父兄等鑄此編鐘,以求康樂萬年無期。王孫誥甬鍾音色優美,音質純正。據測音該編鐘的音域近五個八度。全套編鐘分為兩層懸掛在鍾架上,下層為低音區,演奏和聲;上層為高音區,演奏旋律,上層七聲俱全,可以旋宮轉調。該編鐘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春秋時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音域最寬、保存最好的編鐘,在中國音樂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該編鐘1978年出土於河南淅川下寺2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