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布局理論

產業布局理論

產業布局理論是闡述產業在一國或一地區範圍內的空間分布和組合經濟現象的理論。產業布局在靜態上看是指形成產業的各部門、各要素、各鏈環在空間上的分布態勢和地域上的組合。在動態上,產業布局則表現為各種資源、各生產要素甚至各產業和各企業為選擇最佳區位而形成的在空間地域上的流動、轉移或重新組合的配置與再配置過程。

形成

產業布局理論產業布局理論
產業布局理論的形成期—19世紀初~20世紀中葉

1、杜能的《孤立園》。1926年,法國經濟學家杜能撰寫了著名的《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國同農業圈層理論。他認為:在農業布局上,並不是哪個地方適合種什麼就種什麼,在這方面起決定作用的是級差地租,首先是特定農場(或地域)距離城市(農產品消費市場)的運近,亦即集中化程度與中心城市的距離成反比,為此,他設計了孤立國六層農業圈。儘管杜能的理論忽視了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也沒有研究其他產業的布局,但他的農業區位理論給西方許多工業區位理論的研究者以深刻的啟發,杜能也因第一個研究區位問題,被譽為產業布局學的鼻祖。

2、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阿爾弗雷德·韋伯(AlfredWeber)認為,運輸費用對工業布局起決定作用,工業的最優區位通常應選擇運費最低點上。韋伯還考慮了其他兩個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勞動費、運費)

①對勞動費生產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業而言,運費最低點不一定是生產成本最低點。當存在一個勞動費最低點時,它同樣會對工業區位產生影響。

②聚集力是指企業規模擴大和工廠在一地集中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和企業外部經濟效益的增長。

發展

1、成本學派理論,核心是以生產成本最低為準則來確定產業的最優區位,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爾弗雷德·韋伯(AlfredWeber),阿爾弗雷德·韋伯之後是胡佛。胡佛提出運輸成本由兩部分構成:線路運營費用、是距離的函式;站場費用、則不一定。在此基礎上他對阿爾弗雷德·韋伯的理論作了修改:第一,若企業用一種原料生產一種產品,在一個市場出售,在原料與市場之間有直達運輸,則企業布局在交通線的起點最佳。因為在中間設廠將增加站場費用。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場之間無法直達運輸線,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則港口或其他轉運點是最小運輸成本區位。

產業布局理論產業布局理論
2、市場學派理論。成本最低並不是全意味著利潤最大化,市場因素對產品價格影響越來越重要,是產業布局必須充分考慮市場因素,儘量將企業布局在利潤最大區位。克里斯塔勒創立了“中心地理論”,他認為高效的組織物質生產和流通的空間結構,必然是以城市這一大市場為中心,並由相應的多數市場構成相應的網路體系。

3、成本—市場學派理論,在前兩者基礎上形成

⑴俄林的一般區位理論。認為:運輸方便的區域經濟能夠吸引到大量的資本和勞動力,並能成為重要市場,因此可專門生產面向市場、規模經濟優勢明顯和難以運輸的產品。而運輸不方便的地方則應專門生產易於運輸、小規模生產可以獲利的產品。

⑵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第一,處於創新期的產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一般趨向於科研信息與市場信息集中,人才較多,配套設施齊全,銷售渠道暢通的發達城市。第二,處於成熟期的產業會出現波浪擴展效應,開始向周邊地區擴散,(因為生產定型化使技術普及化,同時大城市的成本費用一般比較高)。第三,衰退期的產業淪為勞動密集型,技術完全定型化,產品需求已趨於飽和,生產發展潛力不大,於是從發達地區向落後地區轉移。

4、以後起國家為出發點的西方產業布局理論

⑴增長板理論(法)。在一國經濟成長過程中,由於某些主導部門或者有創新力的企業在特定區域或者城市聚集,從而形成一種資本和技術高度集中,增長迅速並且有顯著經濟效益的經濟發展機制。由於其對臨近地區經濟發展同時有著強大的輻射作用,因此被稱為“增長極”。根據增長極理論,後起國家在進行產業布局時,首先可通過政府計畫和重點吸引投資的形式,有選擇地在特定地區和城市形成增長極,然後憑藉市場機制的引導,使增長極的經濟輻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並從其臨近地區開始逐步帶動增長極以外地區經濟的共同發展。

點軸理論——增長極理論的延伸。從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過程看,產業、特別是工業等集中於少數點,即增長極。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的增多,點與點之間由於經濟聯繫的加強,必然會建設各種形成的交通線路使之相聯繫,這一線路即為軸。軸線一經形成,對人口產業就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吸引企業和人口向軸線兩側聚集,並產生新的增長點。從而由點到軸,由帶面,最終促進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內容

(1)產業布局層次(中國性產業布局和地區性產業布局);

(2)產業布局機制(產業布局的市場機制,產業布局的計畫機制);

(3)區域產業結構(產業構成和各個產業之間的聯繫,各個產業構成的比例關係的總和)。

特點

1、各個產業由於自身的技術經濟要求不同,而在布局上呈現出不同特徵

2、各地區根據自身條件,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形成不同的產業結構

影響因素

產業布局理論接近消費市場日益重要
一、原材料、市場和運輸

對於使用大量原材料的製造產業來說,特別是那些在生產製造過程中將大大減低原材料的重量、體積及使用易變質的原材料,將此類產業建於原材料產地附近會大大降低運輸成本。在生產製造過程中,最終產品的重量,體積將大大增加,或產品易變質的情況下,將該類產業建在消費市場附近就比較有利。隨著原材料處理,運輸方式的改進,以及製造業的構成由重工業轉向高附加值工業,原材料的運輸方式及成本不再是產業布局中,非常重要因素,相反,接近消費市場日益重要。(更快地了解顧客偏好、服務要求、競爭者信息等)

二、勞動力
勞動力因素對產業布局的影響包括兩個方面:勞動力成本和勞動力質量。不同地區間的勞動力成本往往差異很大,這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生活費用要求,社會保障鍵全與否,工業化水平等都有關係。僱傭勞動力的難易程度也是產業布局中需要考慮因素。一般來說,在城市原有大量的勞動力儲畜,雇用成本相對較低;反之,企業可能會有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地區擁有大量勞動力是吸引某些廠商勞動密集型)選址於該地區的重要因素,然而要素質量上的差異,如勞動者的技能、工作態度和道德水平都很可能會抵消這優勢。研究發現,由於開發中國家地區間(特別是主要城市與其他地區間)要素質量上存在差異,使廠商在選址時,往往首先從中心城市逐漸移到鄰近地區。

三、外部規模經濟性
城市化規模經濟性指由於建立在大城市,(而非中小型城市)中而對經營的好處,如更接近市場和消費者,運輸成本低,較大的勞動力儲畜,獲得多種商業服務。本地化規模性指與其他同類或相關行業的廠商集中於同一區域經濟而帶來的好處:

⑴利用已成的某種產品的市場

⑵擁有高度產業化的勞動力隊伍

⑶利用區內高度專業化的銷售、研發及勞動力培訓服務;

⑷形成地區的專業化分工,存在大量的主要專業性廠商進行配套服務。

四、政府職能與政府干預
政府對產業布局的影響有三種不同方式:

1、直接劃定產業布局政策,是一種由國家政府為刺激特定區域的經濟發展(以某種激勵或補貼形式),自上而下制定實施的政策。

2、產業布局政策,包括貿易政策關稅政策國際政策

3、導出的布局政策,由於各地方政策對於吸引投資、開發本地經濟的意願,方法和政策存在不同,這種差異實際上造成了是空間布局政策的效果。

現狀

產業布局理論產業布局理論
中國產業布局的歷史軌跡,表現為“均衡發展—非均衡發展”,逐漸演變的過程,並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徵。

一、1949—1978年:均衡產業布局政策
建國初,占國土面積不到12%的東部沿海地帶,聚集了中國70%以上的工業,上海、天津、青島、廣州、北京、南京、無錫化市的工業產值占整個工業產值的94%,內陸地區近代工業幾乎一片空白。所以,採取大規模向內地推行工業化模式,以求均衡發展,均衡產業布局政策選擇的評價:

1、比較優勢判斷。在1978年前中國計畫經濟體制大前提下,中國區域產業布局在本質上不具有依據比較優勢布局的特徵,資本和勞動力資源不能自由流動,地區間的貿易方式以計畫和調拔為主。當時的產業布局主要是以政策導向為主,重工業不僅在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繼續發展,而且在中西部也大規模推進重工業化過程,選擇的布局地點也以戰備為需要。因此,中國重工業化布局不具有比較優勢特徵,是缺乏效率和效益的重工業化。同時,這種又調生產力的均衡布局和地方工業自成體系,違背比較優勢原則的政策,造成了中國工業體系“遍地開花”

2、公平與效率取捨。改革前中國政府對空間公平的追求基於對效率的提高,用整體的效率損失換取區域的均衡發展,表現為近30年時間中國收入水平消費水平都處於增長緩緩乃至停滯狀態,而表面較高的增長速度是在扭曲的產業結構和績效較低的情況下實現的。

二、改革開放後的非均衡產業布局政策

1978年以後,在對傳統計畫體制進行改革和實行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的主導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側重公平轉向側重效率,一改過去的均衡發展,實施區域經濟傾斜發展戰略,把建設的重點轉向東部沿海地區。無論是引進外資、國家投資、優惠政策方面,產業布局政策都傾向於東部。

(一)非均衡產業政策對中國的積極的影響

1、產業布局經歷了從均衡到非均衡較轉變後,在中國範圍內呈現出自東向西梯度分布,由南向北展開的布局。

2、根據各地域的優勢,初步形成了產業布局的地域分工。東部地帶的12個省、市、區經濟發達,工業結構偏向於加工工業,較輕工業比重較高,技術和資金密集度較高。中部九個省區,工業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原料工業和重加工工業較突出。西部九個省區,區內經濟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較差,但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工業結構以採掘業為特色。

3、一批中心城市的輻射力增強,有效帶動了周圍區域經濟的增長,東部地區的大中型城市,對周圍地區的輻射和勞動作用增強,形成了工業密集區域,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環渤海地區,珠江三角洲。

(二)非均衡產業布局的負面影響

1、地區經濟差距距擴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1980~1992年群間,中部同東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相對差距由31.2%擴大到了43.1%,西部同東部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相對差距43.8%擴大到50.5%。

2、區域經濟磨擦,地區封鎖日趨強化。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財稅實行“分灶吃飯”和分權體制改革以來,區域中的地方政府獲得了相當大的權力,區際關係開始按市場規則行事,由於轉軌時期新舊體制的磨擦,使區域經濟形成經濟活躍經濟紊亂並存的局面。

3、產業布局非區位化,引發區域產業結構趨同。在利潤動機的誘導下,各地區紛紛加速發展投資少、見效快的加工工業,忽視基礎產業,從而導致各地區產業結構雷同。在加工工業上,一些擁有先進技術和設備,有條件發展深加工和高技術產業的發達地區未能較快改造傳統產業,振興新興產業,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固守原有的一般加工水平,產業升級換代緩慢。而一些設備技術差的落後地區限制原材料流出,自搞加工,刻意追求高附加值,又往往依靠外匯進口原器件來支撐耐用消費品加工工業。結果是資源產區和加工地區的產業結構從不同的起點出發,走向趨同。這種不合理的趨同,直接產生以下不利後果:一是區域分工弱化,分工利益減弱;二是布局中重複引進,浪費現象嚴重;三是產業間的空間組織缺乏專業化協作,企業規模在低效率基礎上趨向小型化及空間分布均衡化,造成分工效益和規模效益雙重損失。

4、注重地區經濟傾斜,忽視產業傾斜。從比較利益理論和非均衡理論出發,給基礎好的地區某些政策傾斜優惠是應該的可行的。但是必須把地區傾斜與產業傾斜結合起來,著力培訓地區增長點和產業增長點。中國在產業布局實踐中對東部進行了全面傾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特別是中西部的農業、能源、原料和交通運輸等基礎產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