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只知眉上愁

《生查子·只知眉上愁》是宋代詩人陸游所納妾室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用黃昏雨打芭蕉烘托不可名狀的愁緒;下片想拂去這濃重的愁情,愁卻依然留在打結的眉頭上。此詞語淺情深,四個“愁”字,復疊而出,口吻自然真率,頗有樂府民歌的風格。

作品原文

生查子

只知眉上愁,不識愁來路 。窗外有芭蕉,陣陣黃昏雨。

曉起理殘妝 ,整頓教愁去。不合畫春山 ,依舊留愁住。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生查子:此詞牌為雙調,四十字。上下片各四句,平仄相同,押兩仄韻。

2.來路:來由。

3.理:這裡指化妝整容。殘妝:猶言殘容,指前夜面部化妝已殘。

4.不合:不應。春山:指眉,謂眉如春日之山容,其色如黛。

白話譯文

只知道愁爬上了眉頭,卻不知愁來自何處。江南雨水陣陣,窗外芭蕉棵棵,黃昏時,雨打芭蕉的聲音傳入窗內,讓人輾轉反側。

清晨梳洗昨天殘留的妝飾,想好好打扮一下把愁趕走。可眉毛怎么描畫都是愁眉不展的樣子,看來不應該畫眉,因為又把愁容留在了眉間。

創作背景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未知。清代詞人徐鈧編輯的《詞苑叢談》里記載了陸游納妾一事:陸游在一驛站的牆壁上看到了一首詩:“御街蟋蟀鬧清夜,金井梧桐辭故枝。一夜淒涼眠不得,呼燈起坐感秋詩。”陸游很欣賞這首詩。後來得知是驛卒的女兒所作,遂納為妾。不過沒過多久,陸游的妻子便把這個小妾趕走了,小妾很傷心,走時作了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就詞論詞,《生查子》突出地寫了一個“愁”字,寫了一位閨中女子的哀愁。上片寫黃昏,下片寫次晨。

開頭“只知眉上愁,不識愁來路”兩句寫她攬鏡自照,只見雙眉緊蹙,眉上生愁,但又不知愁從何來。此詞用語平易,但並非直抒胸臆。她訴說有愁,但又不說愁的原由,欲說還休,耐人尋味。“緊接”窗外兩句,字面上宕開一筆,寫芭蕉滴雨,似與愁無關,實際上是襯托愁苦之甚。芭蕉滴雨的意象,正如梧桐滴雨、水滴漏聲一樣,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常見不鮮。經過歷史的積澱,芭蕉滴雨已帶有傳統的喻義,成為渲染愁情的一種特定景象。。“陣陣黃昏雨”一句,點明時間在傍晚,這是其一;處此暮色正濃的風雨之時,其愁情更濃郁,這是其二;從過片“曉起”句來看,又暗示女主角從晚到曉,徹夜難眠,這是其三。宋人有句云:“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此詞中女主角殆亦如此,但並未直接說破。

下片寫曉起梳妝打扮。“曉起”兩句是說經過一夜的愁思,希望能從打扮中高興起來。但“不合”兩句,文筆陡轉,謂在畫眉時愁又復現。畫眉是古時婦女理妝必有的內容,而這裡說“不合畫”,即不該畫,就表現出女主人公不願愁而又無法排遣的無可奈何的心情。春山,指眉,因春天之山,其色黛青,故以此來取喻,即五代蜀牛嶠《酒泉子》“眉學春山樣”之意。“不合”兩句這一結尾,又呼應開頭的“眉上愁”,至此,讀者才知道上片乃是女主角理晚妝時照鏡自憐的情景。古時婦女一日理妝兩次,除曉妝外,傍晚還作晚妝,或稱晚飾,庾信《七夕賦》“嫌朝妝之半故,憐晚飾之全新”即是。

此詞的特點是語淺情深。四個“愁”字,復疊而出,口吻自然真率,頗有東府民歌的風格。前兩個愁字,一是講此詞主旨為抒愁,這是明說,一是講愁之原因,卻不明說;後兩個愁字,一是希望愁去,一是愁卻不去。從晚妝到曉妝,圍繞畫眉而寫出對愁的不同感受,平易的語言使之流暢親切,曲折的結構又表示時間的遞進,把滿腔的莫名愁怨和盤托出。這使讀者感受到主人公遇不幸事之後的愁悶情緒。

這首詞八句四十個字,上下片四見“愁”字,其所寫也始終未離開愁。首二句直言愁;次二句用景色映襯愁。過片換頭二句欲銷愁,結以愁仍不去。作為愁的載體,是眉,起結呼應。語言平易,情節單純,愁情隨時間的悄悄腳步而遞增。古人說:“夫詞者,性情事也”(謝章鋌)。而攄寫性情,貴在真實。所謂“情真、景真,所作必佳”(《蕙風詞話》卷一);“說得情出,寫得景明,即是好詞”(《窺詞管見》);閱讀這首詞,如聽一位不幸婦女的哀哀傾訴,最後和女主人公一樣:“不識愁來路”,又是頗耐尋味的。

名家點評

原北京師範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史傑鵬《宋詞三百首正宗》: 這首詞最令人矚目的就是,竟用了四個“愁”字,按照一般的藝術評價標準,抒發愁緒的詞,要全詞中看不到一個“愁”字,方是好詞。但具體情況,又當具體分析,若因為這首詞一連用了四個“愁”字,就認為它寫得不好,又未免是膠柱鼓瑟了。其實就填詞人的身份來說,這首詞正因為不避“愁”字,反顯得任意自然。作者本來就是一個小妾,身份低微,學識也不會太高,但有與生俱來的藝術感覺,整首詞仿佛在早晨整理曉妝時隨口吟成,毫無矯揉造作。末尾“不合畫春山,舊留愁住"兩句,又對應首句“只知眉上愁”,可知其眉山一向蘊含有春愁。首句眉上之愁,當為昨日晚妝所畫,兩相對應,詞意更為豐富。

作者簡介

陸游所納妾室,姓字、生平不詳。傳為驛卒女,能詩。存詞一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