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雞

生態養雞-含義

所謂生態養雞就是在對雞進行餵飼的過程中採用一部分天然的材料作為飼料來餵養。
生態養雞是根據各地的區域特點,在果園、經濟林、玉米、高粱等地套養土
蛋雞、肉雞等系列,養出的雞風味獨特、品質好、味道鮮美,頗受消費者歡迎,
所以價格好,效益高。它既是傳統養法和現代養法的結合,又突破了籠養肉雞的
缺陷,大大提高了雞肉的風味,是生態農業和效益農業的典範。

生態養雞-管理

1、保溫育雛的管理。1-3周齡的雛雞採用溫室飼養。雛雞幼小抵抗力差,不
是直接進入果園等地飼養,因此一定要創造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抓好3 周前的
管理,為後期生長奠定基礎。雛雞保溫房的面積根據飼養量確定,採取網上育雛
的方法,以每平方米40--50隻雛雞計算,飼養數量多,應分小區飼養,每群可掌
握在1000羽左右。如果園、經濟林等在房前屋後,就利用原有保溫房或已舊住房
改造亦可;如果飼養場地離家有一定的距離,則應選擇向陽避風,地域開寬,地
勢乾燥,水源充足,道路便利的地方建造保溫房。
2、嚴把脫溫期管理。三周后開始進入脫溫飼養,脫溫期,特別要注意外界氣
溫,內外溫差大,仔雞抗逆力低,調節功能差,一時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因此
要選擇天氣暖和的晴天放養,開始幾天,每天放養2--4小時,以後逐日增加放養
時間,使仔雞逐漸適應環境變化。嚴冬寒冷天氣,夏季的風雷暴等惡劣天氣要特
別注意,切不能有絲毫的疏忽和大意,因為此時的仔雞應激能力仍比較弱,需人
工給予關照。
3、認真防疫控疾病。野外養雞、雞的活動範圍廣,疾病防範難度相應大些,
因此防病免疫工作要求質量高,劑量足,嚴格按照免疫程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
。特別是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傳染病,決不能放鬆。同時要做好定期
消毒,閒置消毒,進場消毒,發現病雞應隔離飼養,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應有
的損失。
4、設定避雨防暑棚。根據飼養雞群多少,適當搭一些油棚給仔雞避雨休息十
分必要。棚的質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避雨、避暑、補飼、休息就行,這是必備設
施,對防止雞群被雨淋打、烈日曝曬,意外驚動等都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5、園地飼養的密度。出溫房一周齡,一畝果園、作物地或經濟林放養1500-
2000羽左右。以每群500-700羽為宜;第二周齡放養1000-1500羽左右,以每群低
於500 羽為好;第三周齡起密度還應適當降低。雞群在園地的活動範圍,可用鐵
絲網等圍欄分區輪牧,放一周換一塊地。放養周期一般控制在一個月左右,這樣
雞糞餵養果園、經濟林、作物地內的小草、蚯蚓、昆蟲等,給它們一個生養息
,等下批仔雞到來時又有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雞採食,如此往復形成生態食物
鏈,達到雞、果雙豐收;高粱等地以一個生長周期飼養一批雞為宜,同時注意苗
雞生長與高粱苗等相匹配,以防雞損傷作物苗及果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