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異名 甘薯褐裂病毒(sweet potato russet crack virus);甘薯環斑病毒(sweet potato ringspot virus);甘薯葉斑病毒(sweet potato leaf spot virus);甘薯內木栓病毒(sweet potato internal cork virus);甘薯病毒A(sweet potato virus A) (Hollings et al., 1976; Sheffield, 1957).
英文名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分類地位 馬鈴薯Y病毒組
分布
可能分布於全世界,在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也有發現,但沒有發現傳播的證據。
寄主植物
此病毒主要侵染鏇花科甘薯屬植物,甘薯屬的某些種對其十分敏感,如巴西牽牛、日本牽牛以及普通牽牛等是該病毒良好的指示植物。
診斷寄主:
敏感寄主和症狀:如Ipomoea incarnata和日本牽牛(Ipomoea nil ),系統性明脈、條帶脈、環斑。巴西牽牛(I. setosa):明脈之後康復。
保存和繁殖寄主:
甘薯(Ipomoea batatas)、I. incarnata、日本牽牛(I. nil)、普通牽牛(I. purpurea)、巴西牽牛(I. setosa)、菸草 Nicotiana benthamiana(部分株系)。
分析寄主:(局部壞死和全株壞死):巴西牽牛(I. setosa)(W)、日本牽牛(I. nil)(W),以及某些環境中莧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的分離物。
敏感寄主:
莧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甘薯(Ipomoea batatas)、Ipomoea incarnata、日本牽牛(I. nil)、普通牽牛(I. purpurea)、巴西牽牛(I. setosa)或菸草(Nicotiana benthamiana)。
不敏感寄主:
甜菜(Beta vulgaris) 、Brassica campestris、蕓薹(Brassica juncea)、Chenopodium capitatum、 茴藜(Chenopodium quinoa)、黃瓜(Cucumis sativus)、瓠果(Cucurbita pepo)、曼陀羅(Datura stramonium)、千日紅(Gomphrena globosa)、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心葉煙(Nicotiana glutinosa)、菸草(Nicotiana tabacum)、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蘿蔔(Raphanus sativus)、豇豆(Vigna unguiculata)。
危害情況
SPFMV侵染甘薯產生的症狀可因寄主、環境條件以及株系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造成褪綠斑或具紫邊的不明顯或明顯的褪綠斑(紫環斑),也可沿葉脈形成紫色羽狀斑紋。症狀主要在老葉上可觀察到,有時也有隱症侵染現象。此病毒部分株系可在某些甘薯品種表面或內部形成褐色龜裂或木栓化。在指示植物上觀察到的主要症狀是明脈、沿脈變色、褪綠斑以及中脈扭曲等症狀。但症狀可以很輕微,而且最早萌發的葉片可能無症狀,不同葉位表現的症狀也不相同。
形態特徵
粒子形狀絲狀,無包被,通常呈波浪狀,長度830-850 nm,軸嚮導管模糊,基本的螺鏇不明顯。
生物學
體外生物學特性:
Moyer et al報導,在I.mil病汁液中,SPFMV鈍化溫度為60℃-65℃,稀釋限點在10-3-10-4之間,體外存活期不超過24h。
株系與血清學:
甘薯羽狀斑駁病毒不同分離物的寄主範圍、症狀和血清學存在一定的差異。根據這些差異,美國的Cali et al 和Moyer et al將SPFMV分為2個株系,SPFMV普通株系(SPFMV-C ommon strain ,SPFMV-C)和SPFMV褐裂株系(SPFMV-Russet crack strain,SPFMV-RC),後者可引起部分甘薯品種塊根褐裂,而前者則不能;前者感染普通牽牛後無可見症狀,而SPFMV-RC感染後,葉片出現系統性明脈,隨後褪綠,形成褪綠脈帶;不侵染莧色藜和昆若藜,僅侵染部分鏇花科植物,而SPFMV-RC則是葉片形成局部褪綠斑,最後發展成局部壞死,此後,Cali et al又將他們從甘薯塊根中分離到的株系劃分為弱毒株和強毒株2個株系。在此基礎上,Moyer et al收集了來自非州、亞州和中、南美州以及美國當地的9個SPFMV分離物,將它們劃分為四個株系:C株系(common strain)、RC株系(russet crack strain)、YV株系(yellon vine strain)、以及835株系。各株系間具有一定的血清學關係。從現有的報導來看,美國劃分的四個株系與日本的四個株系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可能是不同的株系,Hammond et al用單克隆抗體證實SPFMV 和 SwPLV有某些共同的抗原決定簇,而與SPMMV無血清學的關係。在馬鈴薯Y病毒屬中,SPFMV與茄子重斑駁病毒(egg plant severe mottle virus ,ESMV)和馬鈴薯Y病毒血清學關係密切,與天仙花葉病毒(henbane mosaic virus ,HMV)血清學關係較遠。同時,與菜豆花葉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 ,BCMV)、豇豆蚜傳花葉病毒(cowpea aphid-borne mosaic virus ,CABMV)、番木瓜環斑病毒(papaya ring spot virus ,PRSV)以及甘蔗花葉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無血清學關係。
病毒粒體形態、基因組和外殼蛋白:
SPFMV 屬馬鈴薯Y病毒屬(Potyvirus),粒子呈線條狀,長800~880 nm。基因組為 ss(+)RNA, 3'端具有Poly(A)的結構,分子量為3.7×106 D, 外殼蛋白亞基的分子量為3.8×104 D。
分子生物學特性:甘薯羽狀斑駁病毒基因組長約10820bp[不含3'端poly(A)],是已報導的鈴薯Y病毒屬成員中最大的基因組。它只有一個開放閱讀框(ORF),始於第118位核苷酸,止於第10599位,編碼一個含3493個胺基酸的多聚蛋白。ORF後面的3'非編碼區序列,在各株系間存在一些差異,但同源性較高。不同株系間長度差異較高。多聚蛋白可能包含:P1(74K)、Hc-pro (52K) 、P3(46K) 、 6K1(6K) 、CI(72K) 、6K2(6K) 、Nia-VPG(22K) 、NIa-Pro(28K) 、NIb(60K) 、CP(35K).其中P1含664個胺基酸,是已報導的馬鈴薯病毒屬成員中最大的。SPFMV3'末端存在著一個髮夾狀二級結構,由3'非編碼區的21個核苷酸和poly(A)序列共同組成,該結構序列在各株系間十分保守,可能與複製酶的識別和連線有關。辣椒斑駁病毒也具有二級結構,但它無poly(A)序列。與馬鈴薯Y病毒屬其它成員相比,除P1、P3區,SPFMV多聚蛋白與它們都有較高的同源性,其中CP基因胺基酸同源性為48.6%-70.2%;株系間CP基因胺基酸同源性為79.9-99%。
傳播途徑
可經介體傳播,如棉蚜(Aphis gossypii)、扁豆蚜(A.craccivora)、芥菜脂蚜(Lipaphis erysimi)和桃蚜(Myzus persicae)等。病毒也能靠機械接種傳播和嫁接傳播,植物之間的相互接觸不能傳播、種子、花粉等也不能傳播。傳播屬非持久性傳播。
參考網頁
http://www.bcjcchina.com/test.asp?ID=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