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橋關

瓦橋關

瓦橋關 在河北平原中部,因地屬古瓦橋,以地為名。

簡介

瓦橋關在河北平原中部,因地屬古瓦橋,以地為名。約唐末置這關以防契丹。其時在這關的東北面又連置益津關和淤口關,合稱“三關”。

瓦橋關
瓦橋關

瓦橋關故址位於今河北省雄縣城西南,地當冀中大湖白洋淀之北,拒馬河之南,據古代九河下游,河湖相連,水路交通便利。由瓦橋關向西,可至河北重鎮保定,東可循拒馬河下游大清河入海,北連冀北軍事重鎮幽州,南通冀中諸重鎮,地位重要。由於“三關”一帶地勢低洼,到處是河湖鹽鹼地面,居民稀少,易為敵人所乘,在此設險,利於防守。

歷史

唐代末年,東北部的契丹已日漸強大起來。契丹屢屢南犯,所以“三關”一帶時有戰爭。到了五代,契丹激烈向外擴張,三關更是戰火不斷。後唐同光二年,契丹悍然南侵,犯瓦橋關,竟屯兵不歸。後來,石敬瑭乞兵於契丹,滅了後唐,建立後晉,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瓦橋等三關便為契丹所有。

後周世宗英武,有平一天下之志,對契丹用兵。顯德六年(959),世宗親自率軍伐遼,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和“三關”,於是“三關”以南始為國境。直到北宋建立,國力不強,未在這一帶國境線上前進一步,僅採取守勢,瓦橋等三關成為北宋的北方邊防要地。

北宋初年,集結重兵駐紮“三關”,以防契丹遼軍南侵。可是“三關”四周盡屬平原,無大山大河可作為據守的憑藉。為了增強邊防的禦敵能力,宋真宗時駐防瓦橋關的六宅使何承矩,“因陂澤之地,瀦水為塞”,壅塞九河中徐、鮑、沙、唐等河流,形成眾多水泊,河泊相連,赫然構成一條南北防線。以後水域逐漸增廣,終於成為一道沿流曲折800里,寬處達60里的水上長城。這道水上長城為瓦橋關等三關助威不少,對阻遏遼的南侵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在的白洋淀是冀中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水面廣闊,自然風光優美,湖產豐富,有“華北明珠”之稱,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每年夏季,湖中荷花盛開,水鳥翻飛,遊人來此賞玩湖景的絡繹不絕。

古瓦橋關所在的現今雄縣,仍是大清河畔的水埠,並有公路通往保定、天津、滄州等地。這裡仍是今日冀中平原的水陸交通要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