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亨利

瑪麗·亨利

瑪麗·亨利 Mary Henle 1913.07.14,美國心理學家,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一個猶太家庭。 她父親是德國移民,未接受正規教育,但曾參加成人教育,母親則完成了大學學業。她先在史密斯學院主修法語,並在格式塔心理學創始人之一 K.考夫卡和 J.吉布森門下輔修心理學,1934 年獲文學學士學位,1935 年獲心理學碩士學位。大學期間曾在斯沃特穆爾學院任研究助理(1931)。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瑪麗·亨利 [Mary Henle 1913.07.14],美國心理學家,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一個猶太家庭。

她父親是德國移民,未接受正規教育,但曾參加成人教育,母親則完成了大學學業。她先在史密斯學院主修法語,並在格式塔心理學創始人之一 K.考夫卡和 J.吉布森門下輔修心理學,1934 年獲文學學士學位,1935 年獲心理學碩士學位。大學期間曾在斯沃特穆爾學院任研究助理(1931)。

成就及榮譽

拿到碩士學位後,她留校任史密斯學院心理系助理,在這裡,她和她的導師考夫卡成為同事,從事以格式塔心理學為主的研究。幾年後,她進入布林莫爾學院深入學習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和心理學史,1939 年在麥金農(Donald W. MacKinnon)的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獲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

獲博士學位後,她先受聘於斯沃斯莫爾學院,和她的另一位導師 W.柯勒成為同事並一直保持親密的關係。1941 年任德拉瓦大學心理學教授,1942 年任布林莫爾學院心理學教授,1944 年任薩拉·勞倫斯學院任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教授,以後又到新社會研究學院,在那裡任研究生院的心理學教授。她兩次擔任古根海姆研究員,曾任哈佛大學認知研究研所究員和康奈爾大學訪問教授,1981 年任迪尤肯大學訪問教授。

貢獻

亨利是格式塔心理學家,以研究思維和心理學理論而著名,她的主要貢獻在於對於心理學歷史和系統的詳細註解,她特別關注了格式塔心理學的歷史。她的博士研究把 K.勒溫的方法與格式塔心理學假設相結合。根據勒溫的研究成果,她和麥金農一起編寫了早期有關動機和人格研究的第一本實驗室手冊《心理動力學的實驗研究》。她還曾編輯《格式塔心理學文獻》和《柯勒論文選》,撰寫過許多關於格式塔心理學史的論文,設法糾正了對這種方法的誤解,並發展了格式塔概念。

她也致力于思維和問題解決的研究。她對邏輯與思維的關係感興趣,其研究結果符合人類思維的合理性。在理論分析方面,她的主要興趣在於勒溫、弗洛伊德、吉布森、鐵欽納等的理論以及其他一些主要方法。

1971 年她當選位美國心理學會心理學史分會主席,1974 年任美國心理學會哲學心理學分會主席,1981-1982 年任美國東部心理學會主席,1983 年獲新社會研究學院人文學博士榮譽博士。

經驗與思考的關係

亨利曾以一些三段論形式推理的問題讓成人判斷是否合理,下面是其中的一個例題:

一群婦女正討論彼此的家務事,其中一位說:“我很高興我們正在談論這些問題,討論我們心中的問題是很重要的。我們花費許多時間在家裡工作,這些問題自然存在我們心中,因此談論這些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者請被試判斷上面的論述否合理,結果一位被試回答說:“不合理!因為在家裡花費許多時間並不必然表示家務事存在我們心中。”顯然的,被試並未根據所給的前提去判斷結論是否合理,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否定了前提。另一個被試則否定了另一個前提,他說:“談論心中的問題並不重要,除非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

由此可見,成人對於超越日常生活意義的問題常常無法作抽象的推理,即無法作脫離出具體情境的思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