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Makarapa”音譯瑪卡啦啪 ,一詞源自南非當地語言中礦工所戴的堅硬安全帽。繼瓦瓦祖拉之後,最近名為“瑪卡啦啪(Makarapa)”的礦工帽成了球迷的新寵兒,其銷售量直逼瓦瓦祖拉。在前者因為噪音太大成為眾矢之的後,以“無聲抗有聲”的“瑪卡啦啪”有機會掀另一熱潮。瑪卡啦啪帽左、右和中央部分各豎起三塊小招牌,可以貼上國旗、比賽標誌和俱樂部的徽章等,價錢約20至50美元。
特點
帽子圓形的頂部常常被挖空,前端在左、右和中央部分各豎起三塊小招牌,可以貼上國旗、比賽標誌和俱樂部的徽章等,有南非特色之餘,又具有為不同球隊打氣的功能。
評價
在“嗚嗚祖拉”因為噪音太大成為眾矢之的後,以“無聲抗有聲”的“瑪卡啦啪”有機會掀另一熱潮,“瑪卡啦啪才是真球迷的標誌!”約翰內斯堡當地的球迷如此說道。
不是所有的球迷都喜歡吹“嗚嗚祖啦”及戴上奇怪的大眼鏡支持球隊,喜歡標新立異的球迷反而更鐘情於有創造空間的“瑪卡啦啪”打氣帽。
相對於大多數在中國生產的“嗚嗚祖啦”,“瑪卡啦啪”則是土生土長的產品。南非當地有工廠增聘工人手工製作“瑪卡啦啪”,以應付前來南非觀看世界盃的球迷需求,工廠更打算大量生產,野心足足試圖將帽子銷售範圍擴大至全世界。
帽子戲法
球迷也玩帽子戲法
在現代足球中,一個球員在一場比賽中獨中三元被稱作“帽子戲法”,英文為“Hat-trick”。
這個說法源於19世紀70年代在英國廣為流行的板球比賽。板球和美國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擲的速度越快越好,對方擊球越遠越好。自有板球以來,凡進板球場觀賽的球迷都嚴格遵守著一條規矩:一邁進球場大門便須脫帽,這意味著對球場上所有球員、裁判和觀眾的尊重。因此,帽子就代表了尊重。一般說來,如果一名投球手連續投出3個好球而將對方3名球員淘汰出局,是件相當神奇的事。板球俱樂部碰到這樣的情況,便授予那個投手一頂帽子,作為一種至上的榮譽象徵。簡言之,“帽子戲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連續用3個球得分而獲得一頂帽子鼓勵,這個詞19世紀70年代才出現在印刷品中的。
後來,“帽子戲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賽中,其具體含意就是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球。在1958年世界盃巴西對法國的半決賽中,貝利一人連入三球,淘汰了法國隊,《貝利自傳》將此次輝煌闢為一章節,題目就叫“帽子戲法”。
另外,“帽子戲法”的套用範圍也不限於體育領域,人們還用它來形容任何連續3次的成功。“帽子戲法”的說法,在中國流行較晚,大約始於中譯本《貝利自傳》的問世。例如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三度競選連獲成功,這史無前例的成就,美國《時代周刊》當時稱之為“瑪格麗特·柴契爾帽子戲法”。
阿根廷對韓國的比賽誕生了南非世界盃開賽以來的首個“帽子戲法”,實際上,從開幕起,場上的各國球迷們就不斷在帽子上大做文章,個個堪稱“帽子戲法”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