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珍厚在中山公園里,是一家老古玩鋪,創辦於1917年。到1950年這個行業不行了。店主馬佑安是一位伊斯蘭教徒,以他經營學的頭腦認為,公園裡就缺個像樣的清真館兒,於是就把古玩鋪改為清真館兒了。請名廚馬德起掌灶,他以烹製“煨牛肉”著稱的清真菜餚在京城很快出了名兒。後於“文化大革命”停業。1982年在現址東四南大街一號恢復了這個老字號,並將清真館改為瑞珍厚飯莊。現由第三代廚師將瑞珍厚別具一格的清真風味菜承傳至今。
老古玩鋪改為清真館兒。瑞珍厚開業於1917年,最早經營古玩玉器,名人字畫。取名瑞珍厚,其含意是:瑞則吉祥、瑞香;珍則奇珍異寶,珠玉寶石;厚則寬容厚道,以誠待人。開業後生意十分紅火,一時名噪京城。其間,店主為便於接待客人,交談生意,店內設有茶座、餐飲。關於這,是有比較準確的文字記載資料:“1917年董事會(中山公園董事會———筆者按)在春明館與上林春之間又造了高房十八間,東西並有走廊,出租給商店營業,其中有瑞珍厚古玩鋪,是伊斯蘭教徒開設的。”其實這些事兒,若要問老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可是,據《文史資料選輯》1985年第二輯載:“解放後,瑞珍厚古玩鋪歇業了,瑞珍厚改營清真菜館,是中外伊斯蘭教徒來公園遊覽後用餐的好地方。”這一點,許多北京人,尤其是年輕人,恐怕還是鮮為人知。
說起瑞珍厚飯莊的歷史並不算長,只有五十多的歷史,可是飯莊堪稱一絕的“煨牛肉”和傳統風味的“涮羊肉”,頗對北京人的口味兒。這些名菜都是來自名廚馬德起師傅,俗話說名菜來自名廚。馬德起的一手清真菜絕活兒,是師承於早年獨創北京清真菜的一代宗師———褚連祥(業內人士都稱他褚祥),褚祥原為皇宮內的御廚,他將回族傳統的爆、烤、涮加工方法融匯南北大菜系的技法,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北京清真風味菜餚。馬德起作為褚祥的八大弟子中的首席大弟子,深得師傅的真傳,當年瑞珍厚包辦的“全羊席”、“魚肚席”、“魚翅席”等大席面,絕非一般飯莊所能烹製的。開業不久,便與同在中山公園內的老字號漢民館《來今雨軒》齊名,顧客盈門,高朋滿座。馬老爺子還特別提到,馬連良先生是正月初十的生日,每逢此日,必來咱們瑞珍厚,高興之餘,馬老還親自為一道最喜食的菜命名“鴨泥麵包”,並每每必點。所以瑞珍厚菜館的名聲越來越響了。上世紀60年代初,由於牛羊肉供應困難,瑞珍厚被迫改為小吃鋪。
上世紀80年代初,為了落實民族政策,原東城飲食公司,積極恢復了這個久負盛名的老字號瑞珍厚飯莊,於1982年7月15日,瑞珍厚以全新的姿態亮相於繁華東四大街,南與清真寺相鄰,東臨史館區。裝飾一新的瑞珍厚飯莊,以鮮明的伊斯蘭建築文化特色和現代時尚格調,店容店貌雕樑畫棟,楣門上端是溥傑先生書寫的“瑞珍厚”金字匾額,氣勢輝煌。店堂寬敞明亮,豪華雅致的包間,舒適的就餐環境,特別是原汁原味的傳統名菜和時尚口味的佳肴美饌,贏來眾多中外穆斯林食客。
飯莊仍由老一輩首席廚師馬德起主廚。老人經常上灶示範,下灶教自己的絕活。如今,受其真傳的第三代廚師,有多人在全國和北京市的清真烹飪大賽中獲獎。當今瑞珍厚的菜餚最大特點是;原汁原味再現傳統佳肴風采,推出時尚口味清真菜,還有風味麵食和京味早點計200多個品種。
“煨牛肉”是上世紀50年代瑞珍厚清真館兒主廚馬德起師傅的拿手菜餚,亦稱瑞珍厚的獨門菜。這道菜並由他口述上了《中國名菜譜》第二輯。上世紀90年代初又以他的菜餚為主,編寫了瑞珍厚《清真食苑》一書。現在的煨牛肉,仍按照馬老師傅的技法,如實泡製。飯莊有科班出身的專切羊肉片的操刀手趙德祿師傅,外號叫趙一刀兒。1981年進店就學剔羊、選肉、切羊肉片,這一乾就是24年。有著自己獨特的絕活兒,他選用35斤重的肥嫩小綿羊,先打雲皮去筋;經冷卻後(行話叫打冷),使肉血融為一體,紅白分明才能使用;最後細細切成均勻薄片,紅白相間十分漂亮。將肉片放入有木香味兒的炭火鍋中一涮,又使木香與肉香味兒融為一體,久涮而不老,片薄而不碎,佐以精心配製的作料,親朋好友圍坐一桌,其吃時的熱鬧、氣派;味道的鮮香、絕妙。這就是瑞珍厚傳統的京味兒涮羊肉。
近來,飯莊特聘各路名師擴大清真菜餚品種,都以拿手絕活一顯身手。有酥爛焦香的“星月羊腿”,湯鮮味美的“罐燜三黃雞”,果木濃香的“京味烤鴨”,清淡利口的“明爐滋補羊肉”,軟嫩可口的“香辣雞柳”,風味獨特的“蔥燒海參”,潔白純淨的“糟熘魚片”等,不下30餘種菜品。這些採用大菜系技法烹製的清真菜,給人口味一新,深受食客賞識。但是,飯莊仍對普通風味菜或是京味早點,都按傳統投料和傳統工藝去做,還其原形、原樣、原汁原味,來滿足老北京的口味兒。飯莊還加強了對外免費送餐的服務工作。家住三環路以內的顧客,不出門便可品嘗瑞珍厚各式菜餚、全套涮羊肉和風味麵食小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