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王炎 漢字部件分解:王炎
筆順讀寫:橫橫豎橫點撇撇捺點撇撇捺
詳細解釋
琰
〔名〕
(形聲。從玉,炎聲。本義:美玉名) 同本義 [name of a beautiful jade]
琰圭:圭的上端尖銳者。古代作為征討不義的符信。《周禮·考工記·玉人》:“琰圭九寸,判規,以除慝,以易行。” 鄭玄 註:“琰圭,琰半以上,又半為瑑飾,諸侯有為不義,使者征之,執以為瑞節也。”《周禮·春官·典瑞》:“琰圭以易行以除慝。”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琰圭有鋒芒、傷害、征伐、誅討之象者。” 元 方回 《石氏四子名字說》:“諸侯有不義者,王命使持琰圭之節執之,今之風憲將帥近之。”
琰琰:光澤貌。晉·夏侯湛 《雀釵賦》:“黛玄眉之琰琰,收紅顏而發色。”
琰琬:美玉。傅玄《擬四愁詩》之二:“申以~~夜光寶。”
1.美玉。
宋·黃庭堅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披榛攏芝蘭,斷石收琰琬。”
元·王沂 《送陳彥和院判》詩:“豐碑磨琰琬,潛德播芳馨。”
明·王錂《春蕪記·賜婚》:“才郎琰琬,淑女娉婷。”
2.比喻美好品德。
《抱朴子·外篇》:崇琬琰於懷抱之內,吐琳琅於毛墨之端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一】【玉部】 ·琰
璧上起美色也。從玉炎聲。以冉切
說文解字注
璧上起美色也。璧當為圭。也當為者。周禮注云。凡圭剡上寸半。琰圭剡半以上。又半為瑑飾。許雲起美色。葢與鄭意同。或當作圭剡上起美飾者。若高注淮南、顏注司馬相如傳皆雲。琬琰、美玉名。此當合二字為一名。別是一物。尙書玉五重。琬琰亦是一物。非周禮之二圭也。從王。炎聲。以冄切。古音第八部。
康熙字典
《唐韻》《韻會》以冉切,音䎦。《說文》璧上起美色也。從玉,炎,意兼聲。《廣韻》玉名。《韻會》琰之言炎也。光炎起也。
又圭之銳上者。《周禮·春官·典瑞》琰圭以易行,以除慝。《注》琰圭有鋒芒,為誅討之象。諸侯有不善,使者征之,執以為瑞節也。又《冬官·考工記》琰圭九寸。《注》凡圭琰上寸半,琰圭琰半以上又半為瑑飾。
又人名。詳前琬字注。
拼音是yan的漢字
拼音是yan的漢字共有209個,如下: |
蜒|炎|眼|彥|研|厭|顏|煙|沿|鹽|言|演|嚴|咽|淹|掩|宴|岩|延|堰|驗|艷|閹|硯|雁|唁|焰|衍|諺|燕|閻|焉|奄|芫|厴|菸|魘|琰|灩|焱|贗|筵|兗|饜|懨|罨|湮|偃|讞|胭|晏|閆|儼|郾|釅|鄢|妍|鼴|崦|嫣|乵|偐|偣|傿|儼|兗|円|剦|匽|厳|厴|喭|噞|嚥|嚴|塩|墕|壛|壧|妟|姲|姸|娫|娮|嬊|嬮|嬿|孍|嵃|嵓|嶖|巌|巖|巗|巘|巚|彥|愝|懕|戭|扊|抁|揅|揜|昖|暥|曕|曮|棪|椼|楌|樮|檿|櫩|殗|氤|洇|渰|渷|漹|灎|灔|灧|灩|焔|煙|熖|燄|牪|狿|猒|珚|琂|甗|硯|硽|碞|礹|篶|簷|縯|臙|艶|艷|莚|葕|蔅|虤|蝘|褗|覎|覎|觾|訁|訮|詽|諺|讌|讞|訁|豓|豔|贋|贗|躽|軅|這|郔|酀|酓|醼|釅|閆|閹|閻|阭|隁|隒|靨|靨|顏|饜|騐|験|騴|驗|驠|鬳|魘|鰋|鳫|鴈|鶠|鷃|鷰|鹽|麣|黶|黤|黫|黭|黰|黶|鼴|齗|齞|齴|齗|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