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10]

琉球[10]

琉球(國字:ルーチュー,國際音標:[ɾuːt͡ɕuː]),本地人亦稱宇流麻(琉球語中央方言:ウルマ/宇流麻,拉丁化:Uruma),位於東中國海上,呈東北西南向,包括大隅群島、吐噶喇群島、奄美群島、沖繩群島、宮古群島、八重山群島等,釣魚島群島不屬於琉球群島範圍之內。歷史上,琉球群島曾長期屬於中國的勢力範圍。距中國沿海的上海、寧波、溫州約700多公里。1871年前有琉球國,琉球國疆域北起奄美大島,東到喜界島,南止波照間島,西界與那國島。公元19世紀末被日本占據,改名沖繩。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琉球之名的來源是公元六世紀中後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島,南至與那國島(今釣魚島西南170公里)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若虬龍浮在水面”,遂為其取名流虬。唐朝編纂隋書時,為避帝王龍諱,將該地更名為流求。至朱元璋時期,將該地美名以:琉球,意味琉璃玉和珍珠球。

歷史

上古時代
中國人林子平在日本仙台繪製的琉球國三省三十六島圖中國人林子平在日本仙台繪製的琉球國三省三十六島圖

石器時代山下町洞人和港川人就已出現在沖繩本島;Pinza-Abu洞人出現在宮古島

琉球貝冢的發現再次證明了琉球在公元600年之前就有人類涉足。

琉球早期歷史已很難考證。中國自隋朝起就有關於“流求國”的記載,自隋代至元代,流求、流虬、琉球的概念一直在琉球群島台灣島之間搖擺,直至明朝,隨著“台灣”一詞的出現和統一的琉球國的建立,“琉球”一詞開始專指琉球群島。

渡日唐朝僧人鑒真在《唐大和上東征傳》中首次記錄了沖繩本島居民的自稱“阿兒奈波”,此名傳入日本後逐漸演變為“おきなわ”(13世紀)和“沖縄”(18世紀)。

在日本,自平安時代起,也出現了對琉球一些島嶼的記載,如《續日本紀》 。琉球本土的史籍記載了天孫舜天英祖三個王朝,然而這三個王朝都有一定程度的傳說性質;尤其是天孫王朝,其存在性都存在爭議。

從三山到琉球國
本圖是琉球三山時代的示意圖。黃色是山北國,綠色是山南國,紅色的就是後來統一三十六島並受中國冊封的“正統”,中山世土中山國。本圖是琉球三山時代的示意圖。黃色是山北國,綠色是山南國,紅色的就是後來統一三十六島並受中國冊封的“正統”,中山世土中山國。

12世紀,沖繩本島出現了山南中山山北三個王國,這個時期稱為“三山時代”。

在三王國出現之前,外島按司與沖繩本島各按司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

1370年代至1380年代,三山陸續入貢明朝

1390年起,琉球諸離島部落酋長入貢中山。

1406年,尚巴志發兵起義,中山王國滅亡;此後,尚巴志陸續滅山北、山南;明賜姓尚,琉球國第一尚氏王朝建立。

自志魯布里之亂起,第一尚氏王朝頻發內亂,尚德王時期,金丸被群臣擁立為君,改名“尚圓”,1469年,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建立。

尚真王時期,南征八重山、與那國等島;尚清王時期,攻占奄美群島;“三省三十六島”局面形成。

1609年,日本薩摩藩德川幕府的許可下,入侵琉球;尚寧王被擄至日本被迫簽訂《掟十五條》:琉球國向薩摩藩稱臣,割奄美群島予薩摩。

1879年3月30日,日本政府命令琉球國王尚泰移住東京,置琉球為沖繩縣。琉球國實質上滅亡。同年,日本正式宣布兼併琉球群島,派知事取代原來的琉球王,並命名為沖繩。中國拒絕承認日本對琉球群島的主權。

近代到當代

1879年,(明治12年)日本天皇政府推行“廢藩設縣”,在琉球強行推行“琉球處分”,把琉球一分為二:北為日本領土,改為“沖繩縣”,南為滿清領土,並企圖硬逼中國承認。

當時琉球王尚泰派使臣到清廷哭訴,懇求大清保護附屬國。中日就琉球問題開始談判,中方提出把琉球群島分成三部分:接近日本方向的奄美大島為日本領土,沖繩本島及其附近島嶼作為一個獨立的琉球王國存在,而在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為中國的領土。

日本方面建議把琉球劃分成兩部分:沖繩本島及其北方島嶼作為是日本的領土,而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為中國的領土(談判中沒有涉及釣魚台群島歸屬)。由於清廷部分大臣的堅持和琉球人的請求,清廷最終未與日本簽訂此條約,即未承認日本擁有琉球的主權。

1880年9月,中方在談判中最後妥協,擬定了《琉球專約擬稿》,以日本提出的方式把琉球劃分成兩部分。然而清朝皇帝拒絕同意這一條約,並且指示了中方代表與日本繼續協商。日本方面斷然拒絕,協商破裂。

1882年,駐天津領事竹添進一郎與滿清恢復談判琉球問題,但是沒有達成協定,琉球問題一直拖延至甲午戰爭。

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戰敗,割讓台灣、澎湖。

1898年,日本政府強征琉球人服兵役。

1901年,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去世。

1916年,在日本政府的壓力下,全沖繩教師大會要求禁止在學校說琉球語。

1943年,由美、英、中、蘇四國首腦參加的開羅會議約定由美中共同託管琉球群島,由於中國受內戰的影響,因而此事多為美國主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進攻琉球三山本島,琉球人被逼跳崖或引爆炸彈自殺,或乾脆被打死以減少山洞中缺少食物的壓力,這次戰爭使琉球人口減少四分之一。

1945年—1972年,美國占領時期,美國在琉球實行異化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美國占領琉球的態度是認為該群島屬於美國非法侵占的中國領土。

1947年4月,聯合國通過《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北緯29度以南的琉球群島和釣魚台群島交給美國託管。

1951年,日美在沒有中國代表參與的情況下簽定《舊金山和約》,確認日本擁有琉球群島連同釣魚台群島的主權,但是繼續由美國執行施政權。同年,日本復歸促進期成會成立,沖繩縣開始縣民連署陳情,推動復歸祖國日本的運動。

1953年,沖繩諸島祖國復歸期成會成立,但是因為美國政府的乾渉被迫解散。

1960年,沖繩縣祖國復歸協定會(復歸協)成立,要求美政當局儘早將琉球歸還給日本。

1972年,美國向日本移交琉球群島的施政權(沖繩返還)。沖繩縣重新成立。

1995年,沖繩人為抗議女童遭到美軍輪姦,沖繩曾舉行過一次有約8.5萬人參加的大規模反美遊行示威集會,要求美軍撤出沖繩。

目前(截止2012年)日本有效統治琉球群島全境,行政上分屬於沖繩縣和鹿兒島縣,國際間也普遍認同琉球屬於日本,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政府至今仍然沒有直接承認琉球群島的領土主權屬於日本國所有,但台灣民間卻誤會為日本國土。當代琉球居民也大多承認琉球為日本一部分,亦有要求獨立的聲音、自治或實行一國兩制。由於長期受到閩南文化的影響,風俗習慣與日本文化有些許的不同。琉球群島現在仍然是日本47個地方自治實體中經濟最落後的。

在琉球內部亦存在獨立運動,其中以嘉利吉俱樂部(原琉球獨立黨)最具代表性。該組織不僅力主琉球群島獨立建國,也支持新疆、西藏、台灣獨立,也認為尖閣群島(釣魚台)是琉球的領土。

地理

琉球群島,自日本南部的九州島往西南延伸約1,100公里(700哩)到台灣東北,是東中國海與菲律賓海的分界線。陸地總面積3,090平方公里(1,193平方哩),包括大小島嶼55個,分為3個較大島群:北部為奄美島鏈,中部為沖繩諸島,南部為先島諸島。琉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作為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貿易發達,號稱“萬國津梁”。
琉球群島從北到南,包括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統稱“薩南諸島”,屬鹿兒島縣),沖繩諸島和先島諸島(統稱“琉球諸島”)。面積共4,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多萬(1985年)。
多低山,最高點宮之浦岳海拔1,935米(在大隅諸島的屋久島)。亞熱帶氣候,為常夏島,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多颱風。甘蔗和鳳梨是兩大特產,還產甘薯。豬、牛亦多。近海漁業發達,旅遊業甚盛。沖繩島上設有沖繩大學、國際大學和琉球大學。
其中兩個最大的島嶼是沖繩島(1,204平方公里〔465平方哩〕)和奄美大島(712平方公里〔275平方哩〕)。這些較大的島嶼原先都是火山島,且有山地;而較小的島嶼則大都為珊瑚島,地勢相對比較平坦。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每年都有颱風侵襲。

群島

大隅群島

屋久島、種子島、口永良部島、馬毛島(無人島)

吐噶喇群島

口之島、中之島、臥蛇島(無人島)、小臥蛇島(無人島)、平島、諏訪之瀨島、惡石島、小島(無人島)、小寶島、寶島、上之根島(無人島)、橫當島(無人島)

奄美群島

大島、枝手久島(無人島)、喜界島、加計呂麻島、江仁屋離島(無人島)、須子茂島(無人島)、與路島、請島、木山島(無人島)、德之島、沖永良部島、與論島

沖繩群島

硫磺鳥島(無人島)、伊平屋島、野甫島(無人島)、伊是名島、沖繩島(常稱沖繩本島)、伊江島、瀨底島、水納島(本部町無人島)、古宇利島、屋我地島、奧武島(名護市無人島)、宮城島(大宜味村)、伊計島、宮城島(宇流麻市)、平安座島、濱比嘉島、藪地島、浮原島(無人島)、南浮原島(無人島)、津堅島、久高島、奧武島(南城市)、粟國島、渡名喜島、久米島、奧武島(久米島町)、オーハ島

慶良間群島

渡嘉敷島、前島、座間味島、阿嘉島、慶留間島、外地島(無人島蘰潞間空港)

大東群島

北大東島、南大東島、沖大東島

先島群島

宮古群島宮古島、池間島、大神島、伊良部島、下地島、來間島、水納島、多良間島

八重山群島

石垣島、西表島、竹富島、小濱島、黑島、新城島、鳩間島、由布島、波照間島、與那國島

種植特色

農業主要作物為甘薯和稻米。糖和罐頭鳳梨是主要出口產品。鮪魚的捕撈日益重要。傳統工業有漆器和陶器製作;新興企業生產各種工業化合物。

人口社會

琉球從起源到文化成熟,經歷了很長的時間。

人口

琉球民族傳統歌舞表演琉球民族傳統歌舞表演

琉球人的起源有很多說法,比較常見的看法認為,與日本繩紋時代屬於相同文化的人種在公元前十世紀到前三世紀之間,從中國中南部沿海地區來到包括琉球群島在內的日本西南部地區,並從西向東擴散。也有說法認為,古琉球文化屬於百越文化的一部分。另一種常見的說法是上古時代的琉球居民來自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屬於馬來人。具體來自哪個地區尚有爭議。據不完全統計,琉球群島現居住人口大概有120萬,其中超過110萬是日本人,琉球原住民不到10萬。其主要由琉球交換到大阪,還有一部分人在二戰被屠殺。

文化

明清時期琉球人所穿的漢服明清時期琉球人所穿的漢服
在文化上,琉球人兼受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影響。然而,他們發展了本土的音樂特色,在沖繩還有本土的紡織工藝。

御座樂,是歷史上伴隨著琉球入貢、慶賀、謝恩與中國冊封使團遣琉等政治互往活動的過程中,由中國傳播到琉球的音樂。後來變成了琉球王國的宮廷儀式音樂,因在室內坐著為王公貴族演奏,故名“御座樂”。它包括用樂器合奏的“樂”與加入歌唱的“唱曲”,作為琉球國王招待賓客的一種禮儀音樂,主要在款待中國冊封使、江戶朝貢等場合演奏。1879年,隨著廢藩置縣、琉球王朝的消亡,御座樂就此失傳,亦無樂譜存留。

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於1945年3~6月在琉球群島對日軍實施的登入戰役,美國占領了琉球群島,消滅了琉球群島上的日本侵略者。根據盟國分工,中國政府在國內戰場也正在狠狠打擊和殲滅最後瘋狂的日本侵略者以及遠征緬甸的日軍,收回琉球群島治權的任務,由美國盟軍代替中國完成。從1945年3月至1971年6月,這一段時間美國盟軍一直在履行義務,代替中國暫時管理義務,治理琉球群島。美國從來沒有過對琉球群島的主權爭奪的野心。

大陸和台灣從1945年至1949年,一直還處於內戰狀態,海峽兩岸都無暇去向美國和日本收回琉球群島治權。1951年,美國在沒有得到中國的同意下,與日本簽訂所謂的《舊金山和約》,擅自將琉球群島治權交給日本,這是無效的。因為根據中英美三國《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據此說明所謂的《舊金山和約》是無效的!因為美國和日本都違反了《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隋唐宋元明清六朝,福建和廣東沿海的官軍商民人等,均已掌握福建至琉球和廣東至琉球,以及通往日本列島的航海針路、航行程次和海山島嶼之間的水道利弊(從明朝起更有衛所設防管轄)。

自1372年起,琉球成為中國的藩屬國。明洪武帝派遣閩人三十六姓遷居琉球的久米村,此後,琉球開始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古代琉球的官方語言皆用漢語寫成,對中國、朝鮮、越南的官方文書亦使用漢語。在1879年琉球處分之前,琉球人的傳統服飾為琉裝,其外形與中國的漢服相似。作為漢字文化圈的一員,琉球人亦尊崇儒學,尊敬孔子等儒家聖人。琉球亦先後湧現出向象賢(羽地按司朝秀)、蔡溫(具志頭親方文若)、程順則(名護親方寵文)等儒學大家。1718年,程順則在久米村設立了明倫堂;1798年,尚溫王又下令開辦國學和鄉學,極大地推動了琉球儒學的發展。

古琉球最廣為人知的武術就是“手(ティー)”。“手”亦稱“唐手”或“唐手拳”,是現代空手道的原型。現今大部分學者認為,“手”是由中國武術在琉球發展而成的。中國武術由明朝的閩人三十六姓帶往琉球,結合了琉球當地一些格鬥技術,發展成琉球特有的武術手。後來手發展成了現代的空手道。向文琳(真壁朝顯)、佐久川寬賀、武成達(松村宗棍)等琉球武術家,其中有不少人曾拜中國武術家為師,有的甚至遠赴中國切磋武藝。

琉球音樂也受到了一些中國音樂的影響,琉球人特有的樂器三線,其原形為中國的三弦。

與中國人一樣,古代琉球人會在大門口放置石敢當,於屋頂放置風獅爺。

受日本文化的影響

琉球群島靠近日本的九州,因此,琉球文化亦受到了日本文化的深遠影響。琉球民間所流傳的歌謠,諸如琉歌和島唄,皆使用日本語平假名(夾雜有少量漢字)記載。第二尚氏王朝時期編撰而成的琉歌大集《おもろさうし》中,收錄有大量使用平假名記載的琉歌。琉歌的音律為8、8、8、6,其結構與日本的和歌(5、7、5、7、7)相似。琉球歷史上亦湧現出了許多琉歌歌人,如伊世高(惣慶親雲上忠義)、向氏平敷屋裡之子朝敏、向受祐(玉城親方朝薰)、馬國器(與那原親方良矩)、向國珍(本部按司朝救)、向傑(東風平朝衛)[11]等人。另外,尚穆王時代的吉屋鶴(吉屋チル)、恩納なべ,並稱為琉歌的“女流雙璧”。不少琉歌歌人不僅擅長於創作琉歌,亦長於漢詩與和歌。

由於琉球密邇日本,琉球的藝術和宗教信仰方面與日本頗為相似,尤其是在1609年島津侵入之後。琉球神道中的阿摩美久神降臨人間並統治世界,其後代(天孫氏)統治琉球。這與日本伊奘諾尊創立秋津島,其女天照大神的後代統治日本的神話相似。約在第一尚氏王朝尚金福王時期,琉球開始創立神社,祀日本天照大神、熊野權現、八幡大神以及琉球神道的諸神。1718年,向受祐(玉城親方朝薰)參照了日本傳統藝能的能劇、狂言等,創立了琉球特有的音樂劇組踴。

琉球特有的文化

琉球亦有許多異於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例如,琉球特有的“沖繩料理”等,以及酒類食品泡盛,在中國和日本本土皆無。琉球人盛行兩種墓葬,一種是龜甲墓,一種是破風墓。龜甲墓亦盛行於中國南方的浙江、福建、廣東一帶,而破風墓則是琉球特有的一種墓葬。琉球王家陵園玉陵是世界上最大的破風墓。

古代琉球人盛行一種叫風葬的習俗。人死後,將其屍體置於洞窟中風化,直到三年之後由其親族女性將其遺骨洗淨並埋葬。此習俗與中國南方客家人的拾骨葬相似,但現在已經基本被廢除了。

習俗

琉球人的習俗同中國漢民族一樣有清明節掃墓的習俗。他們還喜歡在屋頂放置石獅像,在交通要道的路口放置一種叫做“石敢當”的石獸,這些也與中國南方某些地區的習俗相似。在飲食方面,琉球人喜歡喝一種名叫“泡盛”的白酒,吃油多的菜餚,還喜歡吃豬蹄。這些習俗有別於大和人。

歸屬問題

琉球獨立運動

現在有“琉球復國運動”相關組織存在,聲明琉球的獨立性和復國的必要性。琉球大學1996年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38.4%認為沖繩應在財政預算方面獨立;13.2%認為沖繩應在除外交以外所有方面獨立,15%認為沖繩應該完全獨立。同時42.6%自稱為“沖繩人”,29.1%自稱“沖繩人”和“日本人”,3%自稱“日本人”。

嘉利吉俱樂部

1970年6月,以大眾金融公庫原總裁崎間敏勝與註冊會計師野底武彥為中心的“琉球獨立黨”結成。崎間曾於1971年參加第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以2673票落選。1972年5月15日,美國將琉球群島移交日本政府管理。1978年7月30日沖繩發生730事件後,琉球獨立黨的活動陷入停止狀態。2005年8月15日,琉球獨立黨選舉屋良朝助為第二代黨首,野底武彥為名譽黨首,再次活躍起來。2006年,屋良朝助參加沖繩縣知事選舉,得6220票,以
得票率0.93%落選。2008年3月3日,琉球獨立黨召開記者會,正式更黨名為“嘉利吉俱樂部”,確定黨旗為“三星天洋旗”,並作為構想中未來琉球共和國的國旗。

民獨綜合研究學會

2013年5月15日,由沖繩社會活動家和學者組成的“琉球獨立”組織“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公開宣布成立,其組織發起人是日本龍谷大學教授松島泰。自稱出生於“琉球石垣島”的松島駁斥了一些右翼媒體關於“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成立是與中國輿論“協調作戰”的說法。他稱,是日美政府對沖繩的“殖民地化”,使得“琉球人”對日本的不滿和絕望感蔓延,因此期望通過向聯合國申訴等方式來推動對“琉球獨立”問題的全民公決,這也是該組織追求的長期目標。

日本觀點

日本認為琉球群島是日本國的一部分。其行政區劃屬於沖繩縣和鹿兒島縣。但美日背著中國簽定《舊金山和約》,把琉球連同釣魚島的管理權轉給日本,違背《開羅宣言》和《波斯坦和約》,這是非法的。釣魚島主權仍屬於中國。

台灣觀點

1970年前後,支持在台琉球人的“琉球復國運動”,法律上不承認琉球為日本領土。
1925年,聞一多的七子之歌之台灣寫道“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灣”,這是當時中國人的普遍看法。
日本發動二次大戰後,中國國民政府曾提出要光復琉球。1938年4月,蔣介石在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日本自明治以來,早就有一貫的大陸侵略計畫。過去甲午之戰,他侵占我們的台灣和琉球,日俄戰後吞併了朝鮮,侵奪我們旅順和大連,就已完成了他大陸政策的初步;他就以台灣為南進的根據地,想從此侵略我們華南和華東;而以朝鮮和旅大為他北進的根據地,由此進攻我們的滿蒙和華北。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要講求真正的國防,要維護東亞永久的和平,斷不能讓高麗和台灣掌握在日本帝國主義者之手,必須針對著日本之積極侵略的陰謀,以解放高麗、台灣的人民為我們的職志。”1945年,占領琉球群島美軍建議由中國託管,但由於中國發生了內戰,無暇顧及這個在東海之中的美麗的群島。

美國觀點

二戰期間,1943年11月在開羅會議上,中美交涉琉球問題,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同意“琉球由國際託管,由中美共同管理”。1945年日本投降,無條件接收《開羅宣言》和《波斯坦和約》,根據此約“日本只能保有其本土四島及眾起草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其它武力吞併的領土必須放棄,但戰後此二地均為美軍占領,雖然美國“不承認二群島主權歸屬日本”,但也沒有交給中國。1947年4月聯合國《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這兩塊“主權未定”之地交給美國“託管”。冷戰結束後,美國不支持琉球復國運動。

中國學者分析

琉球的問題非常複雜。學者汪暉在文章中提出,在有關東北亞地區的戰爭與和平的討論中,琉球占據著一個特殊的但常常為人忽視的地位。美國的軍事占領仍然存在,它既是冷戰的構造,又是全球化的軍事結構的體現。1972年5月15日,琉球被美國“歸還”給日本,但矛盾隨之而來:首先,日本並不能主宰“回歸後的”琉球事務,太平洋戰爭的權力關係仍然凝聚在琉球的上空;其次,琉球與日本的歷史不可能妥帖地放在“回歸”這個概念之下。如果“回歸”是對近代日本擴張歷史的承認,那么,“回歸”也意味著琉球的反占領運動將發展為與日本政府的矛盾。即便繞過這個“回歸”概念,從冷戰時代至今,日本的主權不得不受制於冷戰時代的政治格局;在這樣的條件下,從民族國家邏輯的角度說,琉球不能不游移於認同日本與獨立於日本這兩個選擇之間。(在戰後最初的年代,琉球甚至被迫考慮成為美國的一部分的可能性。)
因此,在日本本土,有關琉球問題的討論圍繞著美軍對琉球的占領而展開,而在琉球,這一討論又涉及琉球是不是日本的一部分,琉球是不是應該獨立這樣的問題。由於軍事霸權與當地勞動關係、土地關係相互滲透,並與日美關係、安保條約和日美軍事同盟問題糾纏在一起,任何對琉球問題的討論都不可避免地與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周邊區域及後冷戰時代的霸權構造密切相關。未來日本在這個區域的角色也取決於這個構造的變化。在這個意義上,琉球問題甚至不僅是東亞的問題,它是整個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帝國主義發展在這個區域的集中的一個展現。

最新事件

中對日統治琉球合法性提質疑

2012年9月18日,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發表“九·一八”宣言,宣言中再次對日本統治琉球合法性提出了質疑:“釣魚島不屬於琉球,琉球也從來不屬於日本。日本竊取琉球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完全是非法的。日本必須無條件執行《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立即結束對琉球的武裝占領和殖民統治。我們堅決支持琉球人民謀求獨立自主,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正義鬥爭。

“琉球再議”令日本緊張

2013年5月,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刊登長篇學者文章,闡述日本如何利用殖民侵略“竊占”釣魚島。文章最後強調,“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這一觀點在中國及國際輿論場引發關注,並被一些分析人士解讀為“中國提高調門打心理戰的策略”。旅日華人學者庚欣表示,“日本右翼一直有中國會先奪釣魚島,再奪沖繩的說法。如果日本持續在釣魚島挑釁,中國完全可以用‘琉球再議’這張牌打痛日本”。

美稱中國奪釣魚島僅是開胃菜 還想拿下琉球

2014年4月8日,美國《外交政策》一篇文章似乎很能展現美國充滿想像力的擔憂。這篇題為“中國也許實際上想占領日本西南島嶼”的文章說,中國拿下釣魚島只是餐前的開胃菜,中國更想要拿下琉球群島,將美國趕出西太平洋。文章說,雖然這意味著美中爆發全面戰爭,但這擔憂也許並非那樣瘋狂,而日美要全力阻止它變為現實。

國家分類導航

國家是一片疆土一群人和一個大多數人共同認可的法律或者秩序框架構成的複合體。國家是一個階級統治另一個階級的暴力工具。組成部分是領土、領空、人口、思想、文化,法律、政府、軍隊、警察等內容。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從多側面透視國家的種種文化現象。
旗幟國旗軍旗虛構國家
非洲國家亞洲國家歐洲國家美洲國家
大洋洲國家微型國家古代帝國已不存在的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