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315晚會從天津所到各個小平台,由上往下從頭梳理了一下,從做市商對賭機制,到各層級客戶虧損利益分配,再到後台控制行情報價和出入金控制,把整個行業曝光的一點不剩。其實賺取客戶虧損等很多內容已經不再是行業秘密,但是隨著控制客戶交易等細節部分的曝光,應該足以打消投資者僅存的一點賺錢希望。
本身貴金屬行業風險高,收益高,做這塊投資就得經得起虧損,這倒是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建立在一個不公平的數字遊戲下,那就應該算作欺詐了。做市商機制在貴金屬行業被濫用,固然有市商一方的鼓吹和慫恿,但是更重要的是眾多投資者缺乏行業知識和投資理性,盲目的追求高收益而忽略伴隨而來的高風險。
風險=收益,這是永恆的,這是金融行業的定律,就像能量守恆定律一樣,你永遠做不出“永動機”來,也永遠沒有“低風險,高收益”這種事情。
投資者如果只看重高槓桿,長交易時間,而忽略了高昂手續費,被強行平倉的風險機制,殊不知交易的越多,虧損的越快,最終賠上半輩子積蓄,既可悲又可嘆。
行業整頓
報導揭露了國內目前貴金屬投資市場監管不力、行業自律性差、違規交易所對行業前景短視等問題。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2013第3號令 《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特別規定(試行)》,要求從事大宗商品(包括白銀)交易的交易所、交易市場需要獲得省級相關部門的批准後方可經營。國家現在是兩手齊抓,邊整頓邊批准正規的交易所運營, 2014年1月1日起國家政府及金融辦就開始批覆一些國家級大型交易所正式大規模運營。既然批准了一些正規運營平台,當然是有它的安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整頓目的,把不正規的平台都洗出局,最後存在市場的才是真正的合法平台,這個行業才會越來越健康。
2014年3月18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1-2月份我國商務運行情況。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發布會上表示,3.15晚會上報導了一些貴金屬場所存在所謂的“白銀騙局”。從電視報導來看,這些交易場所存在誇大宣傳、誘導投資者交易,層層設計陷阱,人為操縱交易數據等現象,導致一些投資者被欺騙,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沈丹陽表示,對於“3.15”晚會上曝光的這些交易場所涉及的違規違法行為,應該由有關部門特別是有關執法部門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予以查處。
判別真偽
貴金屬投資市場有較大份額,不完全統計總規模在萬億。各省經歷2015-2016年聯合清理整頓後,依然有小平台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進行欺騙行為。
但判別真偽都不難,根據國發37號檔案,一般交易所存在點差及過夜費的機制,這類平台大多數有問題,投資者要警惕。目前我國所有合法合規的交易機制中,不存在點差及過夜費;並且為撮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