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3年9月—1988年7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系(現化學物理系)本科,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1988年9月—1989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系(現化學物理系)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
1991年9月—1996年10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Ph.D.)。
1996年11月—1999年3月,美國杜邦公司Marshall研究所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系,博士後。
1999年3月—2009年6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1999年6月—2002年5月,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
2000年10月—2005年,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2009年6月—2017年1月,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環境分子科學研究所(EMSL),ChiefScientist。
2017年1月,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
研究領域
界面物理化學
研究界面上的物理化學現象。主要利用光學方法,特別是非線性光學方法,如光學二次諧波(SHG—SecondHarmonicGeneration)及紅外和頻光譜(SFG—SumFrequencyGeneration)研究平整及粗糙微粒界面的分子結構及化學動力學過程。非線性光學界面研究是近20年來新興的研究領域,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界面物理化學的為數及少的有效方法。特別是非線性光學方法在粗糙微粒界面研究上的進展,為深入研究生物、環境科學、化學及製藥等工業中廣泛存在的界面化學現象提供了新的物理化學手段。正如沈元壤教授在1999年4月的綜述文章(J.Phys.Chem.B103p32921999)中指出:"(將Eisenthal等人的方法和概念[Ref.145]從實驗上)擴展至SFG是一定可行的。這將開啟一個非常重要的表面科學和技術的新研究領域。"我們將著重在基本現象和方法上對不同的界面化學結構和過程加以了解和控制,包括生物膜、大氣溶膠及溶液中的半導體、氧化物微粒等界面的研究。
溶液及界面上的光譜及動力學
集中於溶液及界面上的非線性光譜和動力學研究。紅外和頻光譜(SFG)將為我們了解界面上的分子成鍵及環境提供最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運用和頻光譜對於溶液及界面上手性分子的特殊識別能力,以及瞬態偏振光譜等手段,研究溶液及界面上手性及非手性分子的化學環境和分子間相互作用。
溶液及氣相中的分子反應動力學
溶液及氣相化學反應的基元過程的光譜及動力學研究,包括利用瞬態吸收、螢光、質譜等光譜和時間分辨手段,研究溶液及氣相中分子內部和分子間的傳能,電荷轉移,成鍵、斷鍵,及溶劑化過程等。
社會任職
2001年1月-2005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兼職教授。
2001年12月-2005年《化學物理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
2002年11月-2005年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