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雪峰,1964年生於台灣省台北市。1984年考入台灣大學法律系,曾任台灣大學學生代表聯合會副主席,是當時島內風行的學生運動的積極參加者與領導者之一。1988年大學畢業後即加入民進黨,進入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擔任“憲法”講師,也做過謝長廷競選“立法委員”的助選員,1990年5月任施明德私人助理,1992年當選台第2屆“國大代表”,正式進入政壇。1993年赴美取得康奈爾大學碩士。1994年王雪峰出任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總部副總幹事。1995年底,王雪峰以7萬多票、台北市北區第一高票當選第4屆台“立法委員”。
王雪峰之所以年紀輕輕就能脫穎而出,主要依靠的是家族的政治勢力。王雪峰的父親王昆和做過台北市第3至第7屆市議員,但1988年捲入島內當時轟動一時的榮星花園開發政商勾結弊案,而不得不從政壇隱退,但在台北市仍擁有很強的基本支持力量,成為王雪峰從政的堅強後盾。
政治生涯
王雪峰進入“立法院”後,先後擔任“司法委員會”、“財政委員會程式委員”、“召集委員”等職,很快便以社會福利主張打出了自己的問政品牌。加上其形象清新,以高票當選,立即成為民進黨籍“立委”中的明星,頗為引人注目。
1997年5月,在島內相繼發生劉邦友、彭婉如、白曉燕命案後,為抗議當時執政的國民黨當局治安無能,民進黨結合島內的主要社會運動團體,舉行大遊行,以“為了婦女、兒童的安全和福祉,總統認錯、撤換內閣”為訴求,王雪峰與林義雄等人走在了遊行隊伍的最前排。這一時期,可以說是王雪峰政壇最風光的一段日子。1998年王雪峰又成了推動改革台灣兵役制度,建立所謂“社會役”的積極鼓動者,最終使台灣開始出現所謂“替代役”的制度,即適齡男青年可以轉服“國防”科技、產業技術發展、醫療服務役等,以代替過去必須服的兵役。
2001年12月,王雪峰第三次投入島內的“立法委員”選舉,儘管在媒體的調查中,她在各黨候選人中名列前一、二名,但是次選舉卻出現了與媒體預測悖離的結果,許多在媒體民調中排名居前的候選人竟然落選了!王雪峰也僅以排第10名的票數,最後一名當選,其“明星立委”的光環自此不再,她以社會福利政策突出特點的選舉策略也告失靈。
2005年2月,王雪峰正式結束為時9年的“立委”任期,暫別政壇,回家過著相夫教子的平凡生活。作為基督教徒的王雪峰,從此心中恐怕只能聆聽“主的新指引”,等待新的命運轉折時機了。
派系傾扎
由於父親王昆和屬於“美麗島系”,所以進入政壇的王雪峰自然也加入了美系。1995年王雪峰競選“立委”時,“美麗島系”也給予其強力支持。但在“美麗島系”逐漸瓦解後,王雪峰父女與許多其他美系人物一樣,轉而投身於陳水扁領導的“正義連線”。不過,因身為美麗島系的叛臣,王雪峰在正義連線的日子並不好過,經常得忍受同派系人的排擠、傾軋。1998年爭取年底“立法委員”黨內提名是王雪峰政治命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退隱生活
王雪峰卸任後就從北市搬到新店山區一帶,剛開始是享受深居簡出的悠閒生活,後來他們夫妻開始想找一些工作,兩人雖然都有顯赫的學經歷,尤其王作良還是台大醫學系畢業的高材生,但“想做生意做不來、很多工作也需要重新適應、也不想屈就一般工作、又是中年人”等因素,加上王雪峰個性內向、還曾因良性腫瘤開過刀,讓他們處處碰壁。 迫於生活壓力,沒有收入的他們,約從去年起,開始在住家附近,
跟著王作良的母親一同拾荒。王作良開著破爛的小轎車,穿梭在市場與便利商店,店家甫卸下的蔬果紙箱與瓶瓶罐罐,都是他們的目標物,就這樣沿路撿、沿路載,一趟下來,早已汗流浹背,只是也沒幾百元。“現在行情也不好啦,紙類一公斤原本兩元,現在只有四、五毛。”王作良說。
對於拾荒的生活,王雪峰笑說,“總要讓自己動一動啊!快樂就好,也是體驗啊!”做這工作沒什麼不好,又環保、也可順道清潔環境,她也不介意旁人認出。王作良也說,光靠做回收當然無法維生,自己倒比較像是“公益義工”,“雖經濟拮据,但隨遇而安,不會餓就好。”
至於有無復出政壇的打算。王雪峰坦言,選舉讓她身心俱疲,但她對公共政策還是保持高度興趣,現在都在家看看政論節目,一樣關注時局。她說,她自己現在從民間角度來看,“政績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哪一政黨都一樣,”以後也會考慮參加遊行,上街走走。
評論
“立委”、官員離職的下一秒,就是平民百姓,沒工作、沒隨扈、沒轎車、沒特權,一切靠自己。這才是正常的民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