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金龍,男,生於1891年,祖籍是江西省臨昌,祖父移居湯溪縣羅埠鎮,王金龍再徙浦江縣潘宅鄉吳郎中村,入了浦江籍。
經歷
少年時,王金龍家境清貧,為了餬口度日,在別人介紹下,15歲入大新春班學戲,專攻小生。由於他刻苦好學,文堂武檔都能來得。20歲出紅台,立即博得觀眾讚許。1913年初夏,他休閒在蘭溪城裡一位姓黃的朋友家中,被另一位戲班老闆陳友炎獲悉,這姓陳的是浦陽 鎮城東“大雲和班”的帶班,他愛才如命,對有真才藝的演員加意巴結,就帶著三把“過山籠”,親自趕赴蘭溪,找到王金龍千說萬請,拉他搭班,王不應,便以借演三天為名,把王誆到浦江。頭夜戲在城北周宣王廟演出,一本《火燒子都》,把浦江觀眾立即迷住了,特別 是他演子都在火燒中紅、綠、黑、金幾次變瞼,傳為絕 招。王金龍被捕江人的熱烈反響所感動,也忘了當初三天之約,一演就是9年。班主陳友炎把王尊為上賓,他 也向陳學到許多亂彈劇目,終於成為浦江亂彈的“台柱子”。慢慢地,觀眾把王金龍所在的戲班稱之為“金龍 班”,“金龍班進村,擠破戲台門”的民謠就這么傳開了。
王金龍身高約1.6米,作為生角身材偏矮了,他為了彌補不足,不斷創造出適應他自已的舞台表演身段, 如他的“亮相”,就與人家不一樣,他特別注意氣勢的強勁,線條的流動美。他先後在浦江大雲和班(1913--1920)、張慶雲班(1921--1931)、金慶和班(1931--1937)、黃榮和班(1937--1945)、新春聚班(1945--1947)、新春舞台(1949--1971)(新春舞台後改名衢 州市婺劇團)搭班演出。他的拿手好戲是《馬超追曹》,逢台必演。
1954年8月,浙江省首屆戲曲觀摩大會,王金龍在 《九賜宮》、《蘆花絮》中扮演薛剛和子騫的兒子閔損,獲演員二等獎。1971年,病故於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