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統照(1897~1957)
正文
現代小說家、詩人。字劍三,主要筆名有韋佩、默堅、盧生等。山東省諸城縣人。自幼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薰陶,嗜讀《紅樓夢》、《聊齋志異》等小說,喜愛李商隱、溫庭筠的詩作。1916年,開始在《新青年》雜誌發表文章。次年,用白話試寫短篇小說。1918年考入北京中國大學,參加了五四運動。1921年參與發起組成文學研究會。1924年 8月就任中國大學教授兼出版部主任。兩年後辭去教職,遷居青島。王統照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表現十分活躍,他出版於1922年的《一葉》與發表於1923年的《黃昏》,是“五四”文學革命後最先出現的長篇小說。他這時期的短篇,多收入《春雨之夜》、《霜痕》兩部小說集。其中較早寫成的《雪後》、《春雨之夜》等,側重於表現知識青年對“愛”與“美”的憧憬及幻滅後的悵惘苦悶,筆調清新,詩情蕩漾,帶有濃厚的主觀抒情色彩。較後的《湖畔兒語》、《生與死的一行列》等開始注意反映下層人民的痛苦生活,沉痛憤激,現實主義傾向逐步增長。早期發表的新詩,大多收入《童心》,著重表現剎那間的感受,有的富於哲理意蘊,文字輕靈含蓄,不拘於嚴格的韻律,與冰心的《繁星》、《春水》等形成詩壇上一種引人注目的風尚。他的散文,有的呼號奮發,熱血沸騰,表現了熾烈的愛國熱情,如《血梯》、《烈風雷雨》;有的心靈優美,著重抒寫細微複雜的內心感受,如《片雲》、《古寺後的夢談》。為了給災難深重的祖國探求新生的道路,他還廣泛地接觸、介紹了許多新的思潮,1920年翻譯過列寧的《舊治更新》,同時熱心研治美學,關注婦女解放,反對非正義戰爭,參與創辦《曙光》、《晨光》、《自由周刊》等雜誌,為北京《晨報》主編《文學旬刊》,體現了反封建的時代精神。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王統照心懷激憤,養病於青島。1929年,在青島創刊《青潮月刊》。1931年春,到四平第一交通中學任教,得以遊歷東北,感受到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機,除寫下筆記《北國之春》及組詩《東北雜詩》外,還構思了長篇小說《山雨》。小說以“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命意,寫出了農村的破產和農民的覺悟。作者以渾厚的筆墨,使“農民被掠奪的過程在我們眼前展開了一幅驚心的圖畫”(茅盾《王統照的〈山雨〉》)。1933年出版後,成為30年代文壇上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1934年因《山雨》遭國民黨政府查禁,王統照避禍出國,先後到法、英、德諸國考察歐洲文化風俗,參加國際筆會活動,所作多輯入《歐遊散記》。1935年回國後,在上海主編《文學》月刊。
王統照這時期寫了大量詩文,收入詩集《這時代》、《夜行集》,短篇小說集《號聲》、《銀龍集》,散文集《青紗帳》、《去來兮》。這些作品,多取材于山東農村破敗動亂的現實,生動地描寫了北方農民的災難和掙扎,色彩濃郁,樸實凝重,以深沉的現實主義和鮮明的地方色彩著稱。《沉船》、《刀柄》等短篇小說,都是為人稱道的佳作。這時,他還有反映“五四”以後知識青年思想歷程的長篇《春花》。
抗日戰爭初期,王統照的熱情呼聲多輯入詩集《橫吹集》、《江南曲》及散文集《繁辭集》。1938至1941年,他在上海暨南大學等校任教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入侵上海“孤島”,他化名王恂如隱居,表現了高尚的民族節操,並以小說《雙清》、《華亭鶴》等曲折地表達了愛國熱忱。抗戰勝利後,返回青島。曾應聘任山東大學教授,因支持學生的反飢餓運動被當局解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統照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歷任山東大學教授兼文學系主任、山東省文教廳副廳長、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省文化局局長等職,並著有論文集《爐邊文談》(1957)、詩集《鵲華小集》(1957)。 6卷本《王統照文集》(山東人民出版社1980~1984)是他的作品比較完整的彙編。